2025年07月18日
第04版:第四版

科学防暑 中医有道

急诊科主任解密“暑邪”应对之策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苏茜茜

近期持续高温,中暑及高温相关不适症状频发。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急诊科主任曲争艳,从中医角度解读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防暑降温。

暑邪有三大特点 明晰致病影响

曲争艳介绍,在中医理论中,高温属于“暑邪”范畴,其致病遵循“天人相应”理论。

“夏季阳气外浮,人体毛孔张开,暑邪容易乘虚而入,破坏阴阳平衡,导致‘阳盛阴伤’。”她进一步解释,暑邪有三大特点:作为阳邪,易引发高热、心烦等实热证;升散特性会导致大汗,使气随津脱,让人乏力、口渴;夏季暑邪多夹湿邪,常见头身困重、胸闷呕恶等症状。同时,暑邪易影响心、脾胃、肺等脏腑,比如心火亢盛可能导致心烦失眠,暑湿困脾会引发食欲不振等。

注重日常调摄 避免贪凉饮冷

预防高温不适,曲争艳强调“起居调摄是重中之重”。她建议,要避免在10时至16时烈日暴晒,外出做好防晒;每天11时至13时小憩15至30分钟,有助于心阴潜阳;居室保持通风,湿度控制在50%至60%,空调温度不低于26℃,且避免直吹。

在饮食养生方面,曲争艳推荐了多种适合夏季的食材和饮品。“西瓜、绿豆、乌梅等能清热生津;薏米、赤小豆、冬瓜等可健脾祛湿。”她介绍说,医院推出了“藿香乌梅汤”,这款饮品以芳香化湿的藿香搭配生津止渴的乌梅为主,辅以玉米须等,具有解暑祛湿、开胃生津的功效,特别适合缓解夏季因暑湿引起的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口干舌燥等不适,是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需求的时令养生佳品。

曲争艳提醒,夏季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油腻辛辣,还要避免贪凉饮冷,冰镇饮品需在室温放置片刻再喝,西瓜也不要空腹过量食用。对于情志调养,曲争艳认为“静能胜热”。可以通过冥想、腹式呼吸来平抑心火,听像古琴曲《流水》这样舒缓的音乐,午后闭目养神10分钟也有好处。

特殊人群防暑有讲究

当高温天气市民出现不适时,中医也有相应的缓解方法。曲争艳介绍,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接近热射病,出现阳暑要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由专业人员对十宣穴点刺放血,还可掐按人中、内关穴,同时让患者频服淡盐糖水。阴暑类似暑湿感冒,首选藿香正气类药物,像恶寒无汗、恶心腹泻的人就适用,酒精过敏者可选胶囊。

对于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的情况,曲争艳建议用西洋参3g加麦冬10g泡水来生津益气,或喝山药薏米粥健脾化湿,餐前按揉足三里和中脘穴各2分钟也能开胃。此外,痱子可用马齿苋煮水外洗,失眠可喝莲子心加酸枣仁泡的水。

曲争艳说,老年人要防“气随津脱”,可用黄芪加五味子煮水代茶,避免大汗后急入空调房;心脑血管患者晨起喝200ml温水稀释血液,还要监测血压。儿童要防“暑湿困脾”,可用山楂加炒麦芽煮水消食,佩戴中药香囊,饮食忌冷饮,多喝小米山药粥。

温馨提醒

中医防暑重在“调和”,顺应自然、固护正气才能抵御暑邪。但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急症时,要立即送医,中医急救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多读一点

本周日进入“三伏天”,贴敷也“挑人”

今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入伏到8月18日出伏共30天。在中医看来,这一时期正是“冬病夏治”、科学养生的好时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说,冬病夏治主要用于呼吸、循环、风湿免疫等系统疾病的防治,通过贴敷、艾灸、饮食调理等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调理脏腑,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冬季高发疾病的发作。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5%的二级中医医院和超过90%的三级中医医院均在积极开展三伏贴等服务。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说,三伏贴贴敷最好在每伏前三天内任选一天,每次贴敷间隔10天,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一般成人每次贴敷6至8小时、儿童2小时左右,以皮肤能够耐受为度。“一定要因人辨证开穴,再进行贴敷。”吴节提示,三伏贴有一些优势病种,但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者,瘢痕体质者,皮肤病患者禁用,2岁以下小儿需谨慎使用。

在此提醒,患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专业医生进行三伏贴等治疗。

食补晒背有讲究

我国南北方气候特征差异明显,养生方法也有不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刘征堂说,北方夏季干燥,“暑热”更易伤及津液,因此养生更注重养阴、生津、润燥;南方常湿热,养生应以清热利湿和运脾醒胃等为基本原则。

“三伏天晒背”也是夏季常见的养生方式。刘征堂说,晒背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通督脉、补元阳的作用,主要适合阳虚体质者、骨密度较低群体等;8时至10时阳气上升时晒背较为合适,时长应循序渐进,从初次的不超过10分钟逐渐增加至20至30分钟;晒背后应饮用淡盐水等补充水分,避免摄入冷饮、冷风直吹。(来源:新华社)

2025-07-18 科学防暑 中医有道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8144.html 1 急诊科主任解密“暑邪”应对之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