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第05版:第五版

我的母亲

张艳敏(微山)

时光回溯至2005年,母亲病重,亲人多劝放弃,唯爱人坚持。在他的支持下,我与大哥、三舅踏上求医路。万幸,母亲日渐康复,安康至今已近二十一载。常思:若无爱人当年坚定,何来母亲今日?

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是小学门口木栏旁等候的母亲。一次课间嬉闹,忽闻她呼唤。她殷切地问我想吃什么,我说雪糕,她便从衣袋掏出带着体温的5分硬币递来。那支寻常雪糕,成了心底最甜的珍藏。

夏日曾偷偷溜去湖里游泳,归家佯装洗头蒙混,母亲未追问。初中滑冰跌入冰窟,挣扎爬出浑身湿透。母亲急忙找来干衣为我换上,之后才默默清理我泥泞的鞋子。她的无言与细致,刻骨铭心。

初二时家境窘迫,我欲辍学,第一年初三名落孙山。母亲未责骂,领我去见邻居二哥。二哥点醒我:“孝顺不是放弃前程。你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于是复读。首次考中专,超线10分被录取。然考试前夜,母亲病倒,我心乱致失利。按规则,中专不过便无缘高中。我不甘,亲戚劝阻,是母亲说服了父亲。1994年,家里拿出二哥打工攒的4000多元供我读书。

高中时见同学母亲热情洋溢,而我的母亲习惯默默操劳。我建议她多表达,她只报以淡笑。成家后,每逢生日,孩子们向我磕头,我也必向母亲磕头致谢。平日节俭的她,此时大方塞钱,叮嘱买蛋糕或新衣。大学毕业后,父母问是否埋怨家中未谋前程。我坦然:“不曾怨。那时乡村,多少女孩早早辍学,我能读到大学,已万般知足。”

如今母亲76岁,爱人常提醒多回家。每周我们陪她吃饭闲话。昨日,母亲轻声说:“你们常回来,真好,我们不再孤单了。”心头一颤,更坚定陪伴心意。

2005年带母亲看病后,常想若能再早几年该多好。转念:行动强过空等。这份迟来的守护,是对母亲的弥补,也是我迟到的深深感恩。

2025-07-16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8000.html 1 我的母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