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第03版:第三版

“金师傅”志愿服务队:一个电话,服务到家

十五年匠心服务点亮万家灯火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栋

在任城区仙营街道,一支身披“金师傅”标识工装的队伍已穿梭街巷十五载。32名队员、年均5000余次公益免费维修、20万余小时累计服务时长,在济宁织成一张无形的暖心网,网住了千家万户的零碎日常。他们是金宇路商圈“金师傅”志愿服务队,从家具家电抢修到老旧线路改造,他们始终履行“一个电话,服务到家”的承诺,用行动诠释“小服务”背后的“大民生”。

图的就是街坊一句安心

“去年大暑那天晚上,家里突然断电,温度计显示38度,我70岁的母亲有高血压,3岁的女儿热得直哭。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金师傅服务热线,当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按规定他们早该下班了。”家住任城区实验小学附近的受助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打完电话没一会,“金师傅”服务队就带着工具来到家中,检查发现是老旧线路过载烧坏,按规定该找物业处理,但看到家里情况特殊,带队师傅向商圈党委汇报后,特事特批,火速开展线路抢修。不多时,风扇空调都已开始运转,工作人员临走前还仔细检查了全屋线路。

这支由金宇路商圈联合党委培育的志愿服务力量,正是仙营街道“把党建做到群众心坎里”的鲜活注脚。

“金师傅”志愿服务队以“三四五”服务准则为铁律,从上门带鞋套、带抹布、带工具包垫布的“三块布”规矩,到“不抽群众一支烟”的服务细节,用20余项规范刻下“信任”二字。2023年冬夜,独居老人闫大爷家中马桶盖断裂,队员20分钟赶到现场,更换配件后还细致清理地面;2024年夏夜,三名队员为老旧小区居民更换全屋电路,自掏800元材料费从清晨忙至深夜……“图的就是街坊一句安心”的朴实回答,道尽了这支队伍以匠心服务传递城市温度的坚守。

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

从最初的不足10人,到如今的32人,“金师傅”志愿服务队的壮大,离不开金宇路商圈联合党委构筑的“红色堡垒”。在这块党建沃土中,服务队的“本领”实现了从单一维修向多元服务的跨越升级——他们不再局限于“修物件”,而是化身走街串巷的“政策宣传员”、深入基层的“治理观察员”。

维修时发现某小区消防通道被堵,靠前帮助整改;入户服务中得知独居老人买菜难,联合周边商户开设“爱心菜摊”。这种“修物件”与“修人心”的双重担当,让“红色服务”既解决民生难题,又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去年,服务队推动解决邻里矛盾、安全隐患等民生问题237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商圈”。

15年间,金宇路商圈高楼迭起,商铺林立,但“金师傅”的初心赤诚依旧,工具包里的“三块布”干净整洁,24小时热线的承诺始终有效。这支队伍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商圈繁荣,从来不只是数据的攀升,更是人心的凝聚。如今,仙营街道以“金师傅”为治理支点,在金宇路商圈构建起“党建+物业+商户”的多元共治新格局——以“共建共享”为纽带,串联起26家成员单位、17个党支部、354名党员,构筑起“组织联建、资源联享、难题联解”的治理共同体,为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注入澎湃动能。

2025-07-01 “金师傅”志愿服务队:一个电话,服务到家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6810.html 1 十五年匠心服务点亮万家灯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