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雁(鱼台)
看,商超红火起来了,街上拥挤起来了。孩子们呢?他们穿着各种款式的新衣服在公园、草坪、游乐场等地嬉闹,让单调清冷的冬天“沸腾”起来。
香气四溢的腊八粥之后,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洗窗帘、擦玻璃、蒸馒头、宰公鸡、炸油菜、买新衣、走亲戚、串朋友,都在争先恐后地要做点什么,生怕赶不上过年似的。
转眼到了年跟前,大红的对联贴起来,大红灯笼挂起来,春到福到笑声到,一张票就团圆了!哪怕是千山万水,哪怕是异国他乡,车票船票飞机票,票票都写着家的名字,票票都承载着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看,年夜饭开始了!一桌美食热气腾腾,一家老小笑语不停,老人坐在正中央,孙男娣女膝前绕。这个说“给老祖宗磕头,一个头要200元压岁钱”,那个说“可不得了,得把老祖宗磕穷了”,这个说“今天过大年,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爷爷奶奶,过年好!”大年初一凌晨,下饺子的鞭炮声响过后,村里的后生们便三五成群给老寿星们去磕头拜年。老人们忙不迭地拉住后生们,一个劲地往他们手里、兜里塞烟、塞花生瓜子糖果等,后生们则连连摆手,顾不得拍打双膝的泥土,招呼着、嬉闹着赶往下一家。这一淳朴而古老的传统,是尊老敬老最隆重的仪式,是晚辈们最高敬意的表达,更是我们纯真热情的“孝贤文化”。
拜完年后,好朋友们开始邀约聚会,一起去逛街,一起去打牌,一起去喝酒,一起去田野里嗨起来!过年七天乐,一天也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