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体儒 本报通讯员 周倩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锚定“整体工作争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目标定位,大力开展“市场卫士、服务先锋、改革尖兵”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忠诚担当的市场卫士、爱岗敬业的服务先锋、敢为人先的改革尖兵先进典型。
保安全、守底线,做市场卫士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守安全、防风险工作部署,坚决守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和疫情防控安全底线,打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和竞争环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强化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开展农兽药残留、学校食堂、网络订餐、农村大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行刑衔接,建立执法案件月调度、月报告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开展全市药品零售和使用环节监督抽检,在全省率先出台新冠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疫苗监管督导检查,全面推进基层药品网格监管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做细做实做强“一店一码”智慧监管,创建省级放心示范药店34家。在全市范围内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1年出动检查人员26226人次,检查企业14077家次,发现消除隐患9906个,立案查处486件,罚款981万余元,持续保持特种设备执法检查高压态势。紧盯加油站成品油、水泥、钢筋、电线电缆等重点工业产品进一步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开展市级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开展重点工业产品监管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扫除”,对全市51家危化品包装物、容器获证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
促发展、拉高线,做服务先锋
用好市场监管五大“工具箱”,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开展重点企业“大调研”、惠企政策“大宣讲”、助企攀登“大培训”、精准对接“大帮扶”、个私企业“大共建”等系列活动,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助力企业实现攀登目标。
开展“知识产权重点工作突破年”活动,实施高端装备、高端化工和医药产业专利导航工程,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1168件,较去年初增长22.9%;全市专利质押件数249件,全省第3位。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第八届省长质量奖,梁山华宇集团董事长胡桂花获得省长质量奖提名奖,获奖数量全省第3。17个品牌入选“好品山东”区域品牌,26家企业首次入选2021年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名单。市标准化综合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行,7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立项,4个国家级、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评估验收。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实有市场主体90.94万户,同比增长10.48%。
提效能、优条线,做改革尖兵
聚焦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锚定“整体工作争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目标定位,狠抓省112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以新思路新举措、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市场监管创亮点、出经验,在食品药品、登记服务、信用监管、质量安全等改革创新工作成效初显,先后被授予“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出台《“改革创新之星”活动方案》,建立了“改革创新台账”,明确了38项重点任务,积极推进市场监管系统改革创新工作,力争在服务新型业态、推动补齐短板、实施流程再造、制度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通过单位推荐、成果展示、专家评审等程序,共评选出12名具有强烈改革意识、创新精神、对我市市场监管系统改革贡献较大的个人。新承接国家级试点9项、省级改革试点14项,省直部门正式文件认可推广14项,在省级以上会议作典型发言9次,被省级以上媒体、刊物宣传15次。获国务院通报表彰1项,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2项。创新药品零售领域监管,搭建视频巡查网络、建立智慧监管“药安地图”、推行网格监管标准化、开展自动售药机销售乙类OTC试点,药品“一店一码”获评全国智慧监管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