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凡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要聚焦“五个主体”,即村党组织、村“两委”班子、党员、后备人才和群众,狠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党组织是“战斗堡垒”,村“两委”班子是“领头雁”,农村党员是“先锋队”,后备人才是“预备队”,农民群众是“主力军”,五个主体齐发力,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强村党组织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抓村党组织建设,要始终把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作为核心要义和工作主线。要做到“政治过硬”。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扎实推动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协助村党组织研究制定晋位升级的具体措施,引导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创先争优、担当作为。要做到“能力过硬”。要健全完善“一肩挑”条件下的村“两委”运行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结合村“两委”成员集中轮训,推动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着力提升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做到“工作过硬”。推动各级投入的乡村振兴政策、资金、项目,以村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把惠民的实事交给村党组织来做;要优化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乡村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充实服务事项,推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抓好村“两委”班子 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立足现有队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提升带头人队伍能力素质。在“带”上多用心。要带思想,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带能力,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带作风,带着党员干部实打实解决问题。在“管”上严要求。要认真落实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县级党委备案管理等要求,推动落实村干部在村在岗工作要求,督促村党组织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村里,重要节点和关键时刻全天候在岗在位。要积极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树立规矩意识,特别在处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严格按程序办事。在“帮”上下功夫。对村“两委”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要全力支持,帮助干事业、破难题、树威信。在乡村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实施、重要政策落地等重点工作上,要注意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切忌“造盆景”、搞形象工程。
激发党员活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围绕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推动他们带头投身乡村振兴。要强化党员意识和身份认同,组织党员亮身份、当先锋,通过党员家庭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党员过“政治生日”、组织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让党员切实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发挥带头作用“做模范”。要深入推进农村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优化设置积分内容。要结合落实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制度,打造特色活动平台。三是抓好党员发展“添活力”。坚持把党员发展作为增强班子活力、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真正把综合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民,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
育好后备人才,充分发挥“预备队”作用
储备培养后备人才,既要注重引回来、培育好,更要让人才有位子、有作为。拓展选人视野。要对本村在外人员情况全面摸排,切实托清底子,会同村“两委”综合研判,重点关注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抓好人才回引。配合当地持续开展人才回引活动,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吸引他们回乡任职、回报家乡。对重点回引人员,要会同镇村干部一起,有针对性地制定“回引”措施,靠上做工作。强化实践锻炼。要多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参与项目建设、管理村级事务中增强本领,同时也让群众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他们。
组织动员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
农民群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强内生动力,要把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功,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要树牢宗旨意识,组织好“问计群众、共谋发展”活动,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坚持常态化入户走访,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反映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用心用力协调解决。要加强村党组织对群众的宣传引导,注重用群众身边的典型、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心中。要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落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者单位:中共邹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