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是生命于视觉和情感的转场。春秋代序,暑往寒来,从一抹嫩绿到满目枯黄,生命以美轮美奂的色调转换,见证着四季的轮回。
我不知道,对有灵魂的个体而言,这是一种纪念,抑或一种伤害?是一种圆满,抑或一种无奈?是一种抗争,抑或一种顺从?
我更无从知道,生命的个体,它们是否具有灵魂?而在生命伦理的意义,跌落——无论它是没有情感的一片树叶,还是有血有肉的一根羽毛——本是一种壮烈,而值得祭奠与缅怀。
“繁华落尽终成伤”。活了一回,历经万千风雨;走过一程,洞察晓风残月。无论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还是一朵柔媚娇俏的小花,总有生命尽头的那一天,那一刻。
也许,漫舞于风雪,凋零于萧条,决绝于尘埃,是童话色彩的凄美送别,或于万象人间,或于千古鸿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饱满的生命情怀,反哺苍天厚土的恩情,纵然谢幕在如剑秋风,也是一种悲壮、一种豪迈,更是一种坦然。
从泥土中来,出乎自然,向阳而生;到泥土中去,回归大地,归于有无。如果说,这是生命的必然逻辑和终极形态,循环与重生便是这个世界对生命精致的慷慨。
世间最残忍的伤害,是对亲情的离别。一片落叶与一棵大树,除却物理意义的生命关联,若有情感乃至思想的交融,它们该是经历了漫长而热烈的情感与坚守,才修得百鸟朝凤、万蝶恋花般的尊荣。
不幸的是,季节成了生命周期的注脚。秋风、冬霜,寒露、冰雪,恒定着骨肉分离。
以生命思考者与捍卫者的双重名义,基于道德正义,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讨厌甚至拒绝岁月递进、季节变迁。至少,面对无情的流逝,冀望上苍的恩赐与关照,“向天再借五百年”?
向阳而生,随风而下,萧萧落叶对生命深深不舍。从青枝绿叶到颜容枯槁,落叶归根,且如人生。一片叶子的落下,演绎着生命的完整历程,承载着以生命滋养生命的绵绵情思。
无论化作一团火焰,成为一抔泥土,还是随风而去,消弭于莽莽风尘之中,落叶的终极都是回归自然,从未离开物质意义的守恒。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由物及人,在自然框定的路数里,主宰与支配、妆点与修饰,原本从一个源头到另一个源头。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生命璀璨的季节风光无限,却不是韶华之秋,而是历尽风雨、万般涤荡后的一袭金身,才有了“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叶知秋,诠释了时光的物质意象;枝繁叶茂,描述了生命的成长历程。
新陈代谢,吐故纳新,长江后浪推前浪;西风落叶,林寒涧肃,万里寒空一雁归。
如是说来,叶子从不曾落过。
■苗青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