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港航物流产业发展喜讯频传:4月9日通航的梁山港开通了到武汉的集装箱航线,打开了济宁通江达海、连接全国、通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新通道,为沿运河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9月30日开港的济州港开通了济宁至太仓、南京、武汉、淮安、连云港等5条集装箱定班航线,龙拱港也正在加快建设。捷报的背后,是开拓、是创新、是奋斗,是锚定发展不放松的狠劲和干劲。推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就要拿出这种劲头,一心一意往前冲,一心一意往前干,争做“三个走在前”的标兵和典范。
争做“三个走在前”的标兵和典范,必须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咬定目标不放松。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上取得突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格局,是事关全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可以说,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是济宁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对济宁来说,践行“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必须聚焦省委对济宁的科学定位,锚定“奋战十四五,跨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鲁南经济圈排头兵”奋斗目标,找差距、定措施、压责任,咬住制造强市、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任务,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在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上交出高分答卷。
争做“三个走在前”的标兵和典范,必须坚持全方位创新,全方位发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惟有创新,才能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惟有创新,才能重塑济宁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必须把创新贯穿全过程,贯彻到到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来。要坚持抓好制度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培育创新文化;要坚持抓好重点领域创新,聚焦产业发展短板,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抓好营商环境创新,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对标一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优化,全力争创营商环境创新改革示范区。
争做“三个走在前”的标兵和典范,必须倡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抓发展,关键在干部,而“严真细实快”就是对干部作风的具体要求,也是衡量工作到不到位的重要标尺。我们要对标“严真细实快”,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脚踏实地,立说立行,特别是对市委确定的工作任务,第一时间抓落实、想尽办法抓推进,力戒“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现象,把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项目,创造出更多实绩。
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以结果论英雄。越是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越要以优良作风凝聚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让我们把心思集中到谋划产业上来、本领体现到推进产业上来、力气锁定到抓好产业上来,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推动我市在贯彻落实“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实践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