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6日
第03版:

幼年那个小镇

胡成江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小镇很小,小得从地图上找不到。说是小镇,有点牵强,其实就是个矿区。

本来没有小镇,是开采煤炭才有的。火车道把小镇分成南北两块,北边主要是矿井区,南边是生活区。南区有趟五六间屋的平房,东头是银行,西头是邮局。还有趟五六间屋的平房,是街道办事处。商店在邮局和街道办事处中间,对面是粮店。银行的东面是游艺室、俱乐部和医院,小镇上还有一所中学和两所小学。

小镇坐落在丘陵上,有些上坡下坡的路,房屋随坡而错落着。在我的记忆中,医院和俱乐部是宏大的建筑。 医院在一栋三层楼里,坐落在高台上。俱乐部是我儿时的叫法,一栋类似影剧院或礼堂的建筑,放电影或演出的需要,虽只有一层,高度也不比两三层楼低吧。游艺室是后建的,主楼两层,在我记忆里,并不如医院和俱乐部高大。

妈妈说,她刚来小镇的时候,南区只有三四间土坯房,住着几户人家,一条通往北边矿井的小路,两边长满荒草。小镇就是从这几户人家开始的,慢慢成了童年记忆中的样子。后来小镇上又建了些楼房,是我稍大些时候的事儿,并未有太深的记忆。

沿医院、俱乐部、银行、邮局、商店、粮所到街道办事处,构成小镇的中心街道。居民住宅一趟趟分布在街道附近,每趟房住着6户人家,房前屋后有些空地,用栅栏围成房前的院落,屋后的菜园。栅栏那边既是邻居又是工友,彼此都是熟人,下班后串门唠家常,包顿饺子也要分享,那亲切不是今天的邻里能想象的。

小镇很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矿山建设的缩影。这些年,我去过一些六七十年代的矿区,能寻得小镇的影子,也能觉出小镇的氛围,一种亲切从大脑皮层深处迸出来。

我的小镇,静静地卧在那儿近半个世纪,已有十六七年不曾靠近,听说败落了,全无了我记忆中的模样。

2021-11-06 胡成江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4137.html 1 幼年那个小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