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9日
第04版:

割草的少年

孙克艳

我对青草,有特别的感情。少年时,很多农活都靠双手和力气,耕牛是户户最重要的财产与工具。养耕牛,是庄户人的百年大计。

牛要吃草,羊猪鸡鸭鹅兔子都是要吃草的。一筐筐的青草,可以省下不少饲料。所以,割草实在是一件日常大事。人们总是忙不完的农活与家事,割草的活儿,都落在了半大不小的孩子身上。

走出村庄,总能看到割草的少年们,一个大竹筐,一把闪亮的镰刀,顶着烈日而出,迎着晚霞回归。家乡的哪片地长什么草,哪里的青草最是鲜肥,哪种草牛羊最喜欢,少年们知道。

最好是在晴朗的下午,青草没有露水,牲口吃了不伤身。没有露水的青草也轻些,扛回家省劲。毕竟,割草的少年,得靠稚嫩的肩膀,扛起那筐沉重。那肩头,品尝着真实的幸福与快乐,也有清晰而明朗的苦涩。青草压弯着少年昂扬的身躯,脑袋不得不勾着低下,看脚下的土地。

我从小学就有割草任务,伙伴们约上,一边玩一边割,等到太阳西下,筐子也差不多满了。望着无垠的原野,西天上璀璨的晚霞,与老羊倌一起,听着田间的虫鸣,嗅着乡野的清新,扛着青草回家,是简单而知足的幸福。

割草是苦差,要艰辛地寻觅,一边割一边拖着草筐前行。遇到长刺的刺角芽、剌剌秧,要受皮肉之苦。而被镰刀割到手,割草的孩子都会遇上。哭是免不了的,一边哭一边摘刺角芽的叶子,揉搓了包裹伤口,用手按着,是割草少年都知晓的止血土方。左手的食指中指,都有明显的伤疤,似一枚枚勋章,彰显着孩子们的成长。

野草疯长的季节,镰刀后面是一张张嘴巴。野草来不及生长的日子,少年们离家越来越远,跑遍了田野的角角落落。

多年过去了,曾经割草的少年们,已是人到中年。连成绿海的野草,肥美而恣意,却早已无人问津。乡下的野草长疯了,长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姿态,告诉我们,曾经的时光远去。

曾经的割草,却于无声中,沉淀在时光的河流,让我怀念割草的少年们和那些有哭有笑的岁月,以及布满伤痕的、劳动的双手。■毛毛 摄影

2021-08-29 孙克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8685.html 1 割草的少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