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5日
第03版:

论晋商中的关系管理

■宋鹤鸣

关系以特定的纽带为存在基础,这些纽带可以概括为三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契约关系,而关系建立的必要性体现在该关系是否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关系是需要经营的,关系规则通过不断的健全,从而实现关系文化的内化。

商帮是中国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

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山西特别是以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为代表的晋中盆地商人前辈,举商贸之大业,经营范围包罗万象,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称雄五百余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商业文化。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晋商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山西商人之间的关系。张四维、王崇古、马自强三大商人家族通过联姻的方式建立起紧密的血缘关系纽带,从而促进三者合作程度的加深,达到了垄断河东、长芦两处的盐利的目的。由于同是山西籍贯而具有相同的口音、生活习惯、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山西商人之间拥有同乡间特有的亲近感,因此以地缘关系建立起了晋商这一商人组织,从而实现了晋商团体业务范围的拓展,提升了晋商团体的商业竞争力。

山西商人之间的经商合作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需要对其关系进行维系和管理。晋商会馆是山西商人在客地设立的一种民间社会组织,其基本功能是“祀神、合乐、义奉、会约”。“祀神”是祭祀某地共同的神灵崇拜,“合乐”是为同乡人提供聚会与娱乐空间,“义举”是帮助寓居客地的同乡人解决生活和事业中的各种困难,“合约”是要求参加者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以维护集体利益。晋商通过建立晋商会馆维系了山西商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晋商内部的关系规则,形成其独特的关系文化。

另外,由于关羽是山西人,以义行天下,最受乡人崇敬,因此晋商会馆中皆供“义薄云天,精忠贯日”的“武圣”关公,以达到凝聚集体精神的效果。

以血缘、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晋商,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的关系规则,协调商号间的关系,通过会馆维系其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合作结构,从而使其发展为明清时期我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在盐业、票号等领域颇有成就,是成功运用关系管理实现自身利益的例子之一。(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2021-08-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8321.html 1 论晋商中的关系管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