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李军 孙允)日前,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完成泗水六安新晖光伏电站发电机出口及上网计量点电能表、采集终端升级换装工作,标志着济宁地区地方电厂计量装置的市场化交易功能改造工作圆满完成,具备了分钟级冻结电能数据功能,实现了计量数据溯源,将为全省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电厂侧市场化交易即碳排放交易,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碳排放,将高排放企业纳入交易体系,设定一个排放限额。发电企业碳排放低于限额,节约出来的额度成为碳资产,可以在交易系统中进行售卖获取收益。用电量和碳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碳排放交易要通过发电量和用电量来计量,电厂侧计量装置至关重要。由于此前地方电厂计量装置采集的数据项少,数据冻结密度小,不能通过数据拟合手段溯源历史数据,无法满足市场化实时交易需求。为此,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战略,按照山东市场建设综合试点工作要求,从7月初开始对济宁地区地方电厂的计量装置进行市场化功能升级改造。
改造涉及范围除国网济宁供电公司管辖的各变电站内的相关计量装置外,还涉及燃煤机组、集中光伏、风电等43家发电厂,包含70个发电关口计量点、61个上网关口计量点。面对作业面广、作业人员少、工期紧、安全压力大等困难,国网济宁供电公司组织精干力量,全力攻坚。高度重视作业安全,严格遵守电厂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针对电厂侧不同情况,积极同发电企业沟通,合理确定改造措施。提前勘察,针对每一个改造现场,计量人员认真做好现场一次运行方式、二次接线的摸底排查工作,了解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及不停电改造需要具备的安全条件,并据此制定改造方案。针对济宁地区光伏电站大多分布在微山、泗水等湖区、山区的特点,市县公司协同作业,合理规划作业路径,最大程度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了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共升级换装131只普通智能电能表、2只高精度表计、52只专变采集终端、6只厂站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