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1日
第01版:

强力推进全市农业 现代化发展

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粲)5月1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十四五”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思路及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情况。

“十三五”以来,我市连续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450万吨以上,建成280万亩瓜菜、100万亩大蒜、45万亩辣椒、20万亩水生蔬菜及1亿平方米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基地,瓜果菜总产稳定在800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稳定在90万吨以上、水产品总产稳定在25万吨以上。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156项,省市级荣誉215项,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0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抓好工程化、基地化、标准化、园区化、品牌化、科技化“六化”,用“工业思维”抓农业,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在金融支持农业方面进行了创新,制定了《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担保工作暂行办法》,市财政列支5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担保费补贴和利息补贴,单笔贷款由最高300万元提升到最高1000万元。同时大力发展“按揭农业”,降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门槛,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按揭农业”,新增支农贷款形成的税收全部留给银行作为信贷风险补偿金。会上,解读了《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分别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整县推进力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四个方面,对全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2021-05-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9752.html 1 强力推进全市农业 现代化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