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乡讯(通讯员 张恒宇)夏风微袭,绿柳依依。在山东省金乡县教育系统的智能办公系统钉钉群云社区内,“醉美校园”教师随手拍展示活动正火热进行。据悉,继2018年该县在济宁市率先完成解决“大班额”任务之后,为进一步强本固基,防止“回流”,2019年,“在全面解决‘大班额’的基础上再出发”的号角再次吹响。智能办公系统的这次图片展示与交流,显然成了全面展示解决“大班额”任务的一个美丽窗口,新校加入、老校交流、教学研讨、多彩活动,这种用图片共享共通的智慧展示,可谓精彩纷呈。
为进一步落实全面解决“大班额”任务,有效防止“回流”,2019年初,金乡县根据人口流动趋势,优化年度学校建设计划,并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实施,多举措增加学位供给。适时,7处新建、改扩建学校火热开工了。据悉,此次开工建设是该县在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坚持综合施策、用好存量、扩大增量的原则基础上,统筹规划、整体布局的。其中新建学校4处,规划投资9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改扩建学校3处,规划投资1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这些项目于暑假后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增加学位约1.9万个。
全县中小学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摸底排查,“一校一案”实施意见,各种时间表、路线图,同工地上隆隆的机器一道,让解决“大班额”的“现场感”立体而规范。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评估,将项目建设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实施绩效目标考核评估,强化过程管理,依法依规实施工程项目,采取适当方式公开有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等方式方法全力助推了项目进度,确保了规划建设格局渐次优化。
为破解师资瓶颈,金乡县多角度补充师资,为解决“大班额”牵引内部动力。2019年3月至5月,多次赴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招揽人才; 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实施“优才计划”,截至日前,“优才计划”共招聘22人,全部为全日制“双一流”硕士研究生。这批教师的加入,将极大地提高该县教师队伍的层次水平;5月份,积极筹划新一轮的事业编招考370余人;同时,已经确定提供“三支一扶”教育岗20个。这些岗位加起来共计约420个编制。
编制内与编制外“群策群力”共同为破解师资难题“把脉开方”。早在2017年6月,由金乡县城建有限公司投资,注册资金3000万元,隶属于县国资委,由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代管的金乡县鸿庠教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建立系统的师资资源管理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师资资源库,多方位兜揽符合条件、有做教师需求的“准教师”,统一实施劳务派遣。岗位涵盖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教科研人员。招聘采取“互联网+校招”模式,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截至日前,该库已经积累有做教师意向且符合条件的师资人数千余人,科学合理的调配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
破解师资难题,提数的同时确保质,金乡坚持集团化办学思路,依托大数据平台,从局、校层面将所有教师的学历、男女比例、兴趣特长等基础资料录入分析,为破解师资难题、全局统一调配、教师走教、教师招聘等提供科学的决策分析数据。制定专门培养“一专多能”教师计划,开展多科、全科教学能手评比,建设“全科教师”队伍,探索和实行网络同步互动教学。
依靠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共同破解解决“大班额”难题和障碍,金乡县巧用新思路,力求智慧地“拓”出大学位、“融”出新动力、开启“新机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持久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