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富贵今年68岁,身体硬朗结实。他幼继家传,练就了一手细木工手艺,对一些农具、家具、门窗之类的活计,得心应手,工到自成。旧式木门框,他会安个“吊死鬼”,新式门窗,他会安个“三层透风”。因此,人送绰号“孙鲁班”。
七十年代,生产队里耕地全靠牛马拉犁子,只要你说出用几个牲口拉此犁,请他给投个犁托,回来一试,不歪不斜,好用。邻村他叔伯外甥也会一些木工活,没他的活细,有些活还隔着门儿。一天,队长派他外甥找他投犁托,也想借机偷他舅的本事。外甥见了他舅,说明来意,并说明用几个牲口拉此犁。心想他舅得先量尺寸,再划好线,然后再投眼。谁知,他舅一不量尺寸,二不划线,拿起凿和锤子上去就凿,不大一会儿,犁托投好了。外甥垂头丧气的回家了,并向队长作了一番汇报,套上牲口一试,不歪也不斜,牲口拉起犁,一溜烟地往前跑。外甥也没偷来他舅的本事。
1980年,俺这里实行了责任制,农民生活节节高。人们建新户,剁檩梁,打玻璃门窗、衣柜、沙发桌凳一系列新木工活,对孙鲁班来讲成了英雄用武之地。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办喜事,打嫁妆;办白事,做棺木也是他的拿手戏。尤其是他做的棺木,响遍十里八乡。因此,十几年内,做棺木成了他的主要营生。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孙鲁班的一些细木工活,渐渐地被铝合金代替了;人们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孝老敬老也成了厚养薄葬的新习俗。如今的农村,办白事也不再用木棺了,孙鲁班的夕阳生意也萧条了。
现在的孙鲁班,脑子也逐渐开化了,年纪也大些了,大活也干不了啦。于是,他为了锻炼身体,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加工一些小锅拍、面板、折叠饭桌和农民移棉苗用的小木盒子,用电车带着到集上去卖。大名鼎鼎的孙鲁班这回真的改行了。■本版摄影 心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