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7日
首页
第07版:

绿岛 南 荷北佛 赵霰 岛东部百米小街,是这湖岛上唯一,也是最热闹去处。不知从哪年月起,有人拎了鲜鱼水货,来蹲摊儿换粮换钱,渐渐形成小集市,经年累月,像爿栽满各种花木的园圃,只在雾汽氤氲的早晨开放。 小街看上去一片青绿,除了冒着水汽的青绿鲜菜,鱼贩子屯旧的鱼篓上撒满水灵的湖苲。活鱼在苲叶间不时挺撅起不甘的尾巴,死鱼在苲叶里保持着卖鱼人希望的鲜丽。 渔人穿的雨衣是绿的,雨裤也是绿的,只有帽子不是绿的。他们常年戴了塌着遮沿的深蓝布帽,或桐油浸过烂了边儿的席夹子,现在有些青壮们则换了时髦的燕麦秸渔夫帽和耐用的竹编安全帽了。 然而,最亮人眼的绿是荷叶,卖鱼虾、肉禽、熟食等小摊前都码了荷叶。称一斤半斤碎鱼、米虾或螺肉,不用塑料袋,篮子也不提,取张荷叶一包,好用好拿好闻;买只烧鸭,来块狗肉,撕块荷叶一裹,奇香扑鼻,未吃先流下了口水。 荷花盛期也是荷叶疯长的时节,岛周围数十万亩莲荷簇拥,铺天盖地,因而便有了荷乡、荷都的称谓。堤滩上、村庄里到处是荷的绿衣、荷的绿影,一片片,一堆堆,一丛丛,浴着娇媚的阳光,清香四溢,阵阵扑面。行人满眼里、心胸里都是绿的了……瞧!那些城里来的游客被这绿、这香,刺得眼花缭乱,神魂颠倒,都当做珍宝似的稀罕、金贵:摘了荷花别在胸前,扭了荷叶戴在头顶,捂在脸上,大口大口吸着吞着这难得的鲜绿、奇香,跌进了无穷碧的海洋,禁不住惊羡地失声嚎叫、欢呼! 美若仙子的导游小姐,却是一道靓极的风景,引得游人定了眼珠看——这些昔日未见过世面的湖乡、渔家姑娘,喜穿绿色的衣裙,爱打红色遮阳伞,真像一支支亭亭玉立的荷花。那带着湖味的普通话,绵软、清亮、甜脆,让游客们听出了别样韵律。 岛子的根长在碧水中,岛子的颜色一年四季发着不同鲜亮的绿。隆起的躯骼质地丰盈,土肥石润,草葱木郁,常年里靠着湖水、湖风和花香鸟啭净化滋养,岛,在世人眼里成了桃源仙境。 岛的芳名颇多,制高点上长眠着先贤微子,官名便曰微山、微山岛,俗名又唤宜山,宜人之山,绝妙;也有人叫作泥山,泥土做的,温润柔美;还有人呼作移山的,移动之山啊,形象;山下的村子长着两棵千年古槐,又被作家称做槐岛。当年,铁道游击队、微山湖游击队的英雄健儿在老槐树下“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令日本鬼子闻风而丧胆,百姓讲起抗日那些事儿如数家珍。今天湖岛又以她独有的红色魅力、渔乡情怀,笑迎着四海宾朋,八方来客。 那街头、路口、旅游景点小摊儿上,摆满了特色湖产,有鸡头米、菱米、红莲子与湖里的干货物珍,琳琅满目,莹光纷呈,称作绿色产品;陆上饭店、湖中餐馆里的渔家饭菜,都是水中之鲜,四鼻鲤鱼、湖鳖、青虾、绒毛蟹、莲藕、田螺自不必说,连荷叶、荷花、莲梗、湖苲也都摆上了餐桌,大饱游客眼福口福,赞为绿色美食。 翠荫清风也成了被人青睐的特色品牌,绿化突显奇功,全仰赖于退耕还林。岛上人说,绿化就是仙人点化,有了绿色才能化出人间美景。十四座村庄仙风道骨般环山抱水,那渔湖人家的小院,掩映于浓荫绿波之中。山岭、堤塘、沟渠、湖滩皆植了花草树木,近水处排排杨柳,柔情万般;环湖观景路,栈道石桥,条条林荫带,搭起绿色长廊,四季常青;冈陵坡畔,片片苹果、石榴、柿子、核桃、冬枣,到得三秋,金色果实掀起羞怯的盖头,露出笑脸,等着客人来;而那座座文化遗迹、历史掌故、神奇传说就藏在这酽荫浓香里面,随处可听、可触、可观…… 天蓝,水碧,岛绿,组成了江北水乡的佳丽风景,成为人们向往、流连的世外桃源。 “湖上云儿飘,云上帆儿摇,清凌凌的浪花里,涌出个绿岛……” 听听,连这歌声也是绿的了! ■刘建新 摄影

2019-05-17 1 1 日报 content_660811.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