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由两位山东汉子引发的“爱心萝卜”凡人善举,在报纸上披露之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爱心萝卜”所传递的诚信、友善精神,得到了广大读者由衷的赞扬,也触动了一场更为广泛的爱心大接力。
“爱心萝卜”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它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是优秀传统文化长期熏陶的必然结果。
山东自古是圣人之乡、礼仪之邦。悠久的儒家文化,塑造了山东人仁义、厚道、诚信、友善的性格。唐绍龙这位泗水好人,在捡到两万元钱时,尽管自己的孩子看病需要巨款,但他毫不犹豫的联系到失主,把钱亲自交到失主手里。而在此之前,他也曾经捐助、帮助过其他人。
善心引来善举,山东汉子丁翊龙在捐了20万公斤萝卜之后,又捐出近20万公斤“救命萝卜”,并由此引起包括广东、大连的一批又一批爱心捐款。特别是地处孔孟之乡的济宁人民,由于长期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得天独厚地拥有诚信、友善的个性,源远流长的儒家传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把“诚以待人,帮助别人”当成了自觉的行为准则。这种善心唤醒善心,大爱引领行动,既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硬实力,也是荡涤每一个人的人心,使社会更加纯净、和谐的软实力。
“爱心萝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加强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新人。长期以来,各地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取得了为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济宁市开展“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城市”以来,广大市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观,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在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测评中,济宁市在113个地级市中位列第7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沃土,培育滋养了包括各县市区在内的许许多多的好人。济宁市的新闻媒体,按时按期向全市公布评选出的县级、市级好人。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涌现出唐绍龙这样的典型就不足为奇了。
“爱心萝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从个人层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民诚信、友善。“爱心萝卜”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也许唐绍龙、丁翊龙在“爱心萝卜”的交互过程中,并没有想到过太多,然而,他们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自然流露出爱心和友善。大道至简,只有行动和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真爱无价,大爱无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萝卜”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广,感召力会越来越强。它所引起的发散作用和迭加效应,也会越来越大。相信随着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跟进,这种精神会进一步感召全社会,推进全社会文明风尚的进步和发展。■粤梅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