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7日
第03版:

风暖榆香

罗裳

一出门,满眼新红破蕊,嫩绿抽芽,一场美丽的夜袭,让古老的城市风情万种,天上与人间,都是芬芳的味道。

品春第一口,是榆钱。

“余钱”,听着吉祥、喜庆,仿佛乡下孩子的小名。《本草纲目》说,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

家乡许多人家,房前屋后都种榆树。每年杨柳鹅黄半染时,榆树枝头片片嫩绿,掩映整个村庄,就连鸡鸣犬吠也只能在榆钱缝里仄仄冒出来。

胆大的少年爬上树,小心折下,丢给树下的伙伴,欢呼着钻进油菜地,躺在馨香里,看一阵天空,捋一把榆钱,塞进嘴里,慢慢咀嚼那清香。

我如今的小区,后山坡上也有几株榆树。寻一高地,靠在青石小径的栏杆上,伸手可采。摘去钱蒂,放入装满水的大盆,榆钱蓬蓬松松,起起伏伏。生熟两吃,皆美味可口。生吃宜加白糖,清香与甘甜般配,食之满口生津。做榆钱粥也简单,锅烧热,入油,葱、姜、八角下锅爆香,加水、大米煮至米饭黏稠,放榆钱烧开,撒盐提味,鲜天鲜地。

清人郭城《榆荚羹》写道:“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岁月静好,素心安然,哪怕清贫的一饮一啄中,也吃出地老天荒的况味。

明人刘侗《帝京景物记》记了京畿流行的榆钱糕:“三月榆初钱,和糖蒸食之,曰‘榆钱糕’”,却不交代做法,甚是恼人。按我的口味,最好吃的榆钱糕点,是母亲做的榆钱窝头。玉米面、黄豆面、小麦粉和苏打粉拌匀,加入榆钱,慢慢加水,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饧面20分钟,做成窝头。出笼时,黄绿相间,香气扑鼻。蘸上辣椒酱,愈发好吃,欲罢不能。

母亲说,榆树是救命树,“一树榆钱半月粮”。往昔青黄不接的三月,一棵榆树的榆钱,能一家人度过饥荒。每年春天,母亲都采榆钱,晾干存在大玻璃瓶里。家人头痛脑热,捏一撮榆钱,用海碗里泡水喝,立竿见影。

2021-03-27 罗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5630.html 1 风暖榆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