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旭 王婷婷
本报通讯员 曹珂
近年来,太白湖新区坚持“党建引领”,多举措创新党建工作,党建进项目、进企业、进物业、进楼宇。制定《太白湖新区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协调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21年全区五星级党支部达到50%以上, 60%以上的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90%以上的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网格化管理多网融合全覆盖。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发案”社区村居建设,为实现“一核引领”战略目标,推动新区“二次创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工作对标创建,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提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和农村优秀后备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力争到2020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村“两委”成员达到20%以上。加大从优秀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力度,到2020年,全面消除3年未新发展党员的村。
推进村党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健全落实管理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抓实主题党日制度。强化村级组织基础保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2021年,总结挖掘一批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按照“六有”标准,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促进提档升级。积极落实省市关于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确保全区农村社区全部建成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功能完善、作用明显的社区服务中心。推动信息网络与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灯塔—新区党建智慧平台”优化提升,持续对接“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村级组织在线管理督查系统和村干部队伍信息系统,全面实时掌握村级组织基本信息、活动开展、运行保障、任务落实等情况,建立动态维护和数据分析机制。
以全市开展城市基层党建“聚力先锋”行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基层基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形成以街道(镇)、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企事业单位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
加大城市社区党组织覆盖力度。推进社区规模划分,服务半径控制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合理调整划分城市社区。加快推进街道职能转变和村改居转型进程,调整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和力量配备。充分发挥区域性党组织纽带作用,在“两新”组织集中的商务楼宇、专业市场、商圈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优化完善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严从实落实主题党日制度,根据“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标准+示范+特色”党支部创建和评星定级管理。2019年底五星级党支部达到30%以上,三星级以上党支部达到98%以上。加强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网格设立“聚力先锋”服务站,到2021年实现全覆盖。推进“红色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组织部门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物业领域的覆盖, “红色物业”服务企业主动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共驻共建,力争把“红色物业”打造成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规范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保障。进一步选优配强街道(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工作力量,确保专职抓党建人员不少于4人。探索招聘或吸纳社会工作者和网格员进入社区工作。 规范工作经费保障对各级各部门安排到社区的各类资金资源,坚持不改变使用性质、不改变下达渠道、不改变各部门管理职责、不改变监管体制,由社区党组织提出统筹使用意见,发挥最大效益。
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搭建社区全方位服务平台,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整合辖区现有场所和为民服务平台,为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政务、便民等“一站式”服务。到2021年,50%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到9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