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印东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如果说“干”是强调实践的作用,那“谋”无疑就是理论的意义。优秀军转干部、济宁市委党校教授孙本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夙夜在公谋科研,殚精竭虑著新篇。继2016年出版《初心的穿越——当前热点问题探索与思考》、2017年出版《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2018年孙本良教授的又一部30万字理论新著《初心的答卷——新时代视角下的乡村振兴》,由华龄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中凝聚了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苟日新,日日新。”三年撰写三部理论新著作,这些凝结着孙本良巨大的心血,也是他最新理论学术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当代军转干部、新时代的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学术自信、学术责任和学术担当。
孙本良1990年12月入伍到国防科工委,先后担任组织干事、宣传干事、干部干事和党委秘书,曾随部队参加香港回归及1998年长江抗洪等重大活动,因工作突出,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8次受嘉奖。2000年转业到济宁市委党校工作,他虚心好学,认真思考,干事创业,很快在本职岗位上成为了行家里手。通过竞聘上岗担任济宁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教授兼校刊编辑部主任、市情研究所所长和政德教育培训宣传推介组组长,从党的政治理论学术研究长达17年之久,近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内参》、《党建研究》、《理论动态》、《工人日报》、《学习时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刊物(电台)上发表文章42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57篇;发表各类文章1230篇,多篇文章被转载;个人专著4部,参编著作15部;多篇作品获全国、省市奖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5项;成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近年来撰写100余项决策咨政报告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市领导做出批示件87项,其中省(部)级主要领导签批38项,地市级主要领导签批45项,其中有4项调研报告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并荣获中国改革理论突出贡献奖。
为国是谋,为发展策。孙本良把“研究乡村振兴真问题、认识乡村振兴真世界、找到乡村振兴真方法”作为从事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座右铭,以鲜活现实生活为基础、以重大问题为牵引,敏锐地捕捉、不懈地探索、准确地把握、科学地解答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全书从“战略篇”、“扶贫篇”、“工程篇”、“三农篇”、“党建篇”等5个方面37个专题全方位探讨了我国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依据、所担负的乡村振兴的使命,以及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强起来的根本之道,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刻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为新时代做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总编辑、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视野与外事素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杜正艾教授为本书作序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本书体现了三个贯通,一是贯通了理论创新和实践相结合,有血有肉体现出目前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二是贯通了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两大结合;三是贯通了实际需要和读者需要,深入浅出,将深奥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让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读得津津有味。《初心的答卷——新时代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对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懂弄通“中国目前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战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推动我市创新“三农”工作思路、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军分区政治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