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7日
首页
第01版:

身残志坚脱贫逐梦

■本报通讯员 吕延礼 董文敬

一个腿脚不能正常行走的人若能养活自己已是不易,而他却靠自己的双手,支撑起4口之家,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汶上县刘楼镇邵老庄村的邵为银就是这么一个与命运顽强抗争、身残志坚的追梦人。

两次打击曾经一度迷茫

今年41岁的邵为银,小时候因一次高烧不幸落下了双腿残疾,走路吃力摇晃。2000年他到济南民进医学院学习按摩,回家开了一个诊所,但是由于当时按摩推拿在乡村是个冷门,他的诊所生意冷清,后来只好关门。邵为银一度心灰意冷,整天精神颓废。父母天天鼓励他,说家里会养他一辈子,只求他好好的。家人的鼓励和爱让邵为银慢慢振作了起来。他想:“我还有一双手,只要有精神,凭自己的双手一定能闯出一番天地。”刚刚鼓起勇气,谁知厄运接踵而来。2011年,邵为银的父母相继去世;2015年,他的妻子由于意外摔伤导致颅脑损伤,失去了劳动能力,照顾妻子和两个孩子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他的肩上。恰好精准扶贫的东风吹来,邵为银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政策兜底维持生活,解决了全家吃饭、孩子上学难题。但是完全依靠政策兜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邵为银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他对自己的未来和家人的幸福真的感到迷茫。

二次创业再燃生活希望

在邵为银一筹莫展的时候,刘楼镇扶贫办按照一户一策、靶向扶贫的工作思路,给他开出了良方:联系人社部门创业担保贷款项目,提供免息贷款,针对邵为银一身推拿手艺,鼓励他开店创业。可以通过创业贷款在县城租赁一间门面,自己重操旧业干推拿按摩。邵为银盘算起来,这真是个好出路,他紧拧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2016年邵为银靠着担保贷款2万元,又向亲朋好友借了2万元,在县城租了一间小门店,开起了自己的按摩店。

近日,笔者在位于汶上县城中都苑小区北门的邵氏推拿店见到了邵为银。他正在给一位老人按摩背部,双手顺着穴位揉搓拍捏,他的上身依靠在推拿床前,尽管额头冒出了汗滴,可双手仍没有停下来。

“多亏了上级帮扶,帮我找路子,让我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帽’,小日子也越来越好了。”邵为银告诉笔者,因老店拆建,这是他去年11月份新租赁门面开办的推拿按摩店,店里足疗沙发、按摩床等整齐排列、井然有序。为提升技艺,他经常到济南民进医学院进修学习,平时通过网络自学,目前按摩、足疗、汗蒸等服务项目逐渐增加,加上他服务热情真诚,价格优惠,回头客越来越多。因自己体力有限,邵为银把顾客拉进了微信群,推行预约服务,让顾客少跑腿,每天轻松挣百元左右。大儿子邵岩松看到父亲辛苦,打算初中毕业去专业学校学习按摩推拿,学成后帮着父亲打理生意,想着让邵氏推拿店更加红火。

“老年人凭老年证可免费修脚。”在邵氏推拿店门口贴着一幅提醒语。“我也要为社会尽一份力量,下步免费为贫困老年人修脚按摩。”邵为银乐呵呵地说。

2019-04-07 1 1 日报 content_648834.html 1 身残志坚脱贫逐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