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7日
首页
第04版:

“连休四天”

闻道

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2019年“五一”劳动节假期调整安排,5月1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4天,前后两个周日,4月28日和5月5日上班。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热门旅游地机票和高铁票的搜索量因此环比上周暴增数倍,对股市也产生了明显刺激作用,当天的旅游股股价大幅上涨,有的甚至以涨停报收。

今年的五一恰逢周三,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原定不调休仅安排放假1天。如今,一天“小短假”变四天“中长假”,实在是个意外的惊喜,让众多上班族有些小激动。这种调整,也呼应了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的承诺。当天记者会上,抢到最后一个机会的记者程姝雯向总理提问:“今年五一会放小长假吗?”总理回应道:“我们会让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而承担起“抓紧研究”任务的国家发改委,在集纳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后,充分研判社情民意,最终确定了现在的方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一”劳动节具有季节特殊性,此时适逢春夏相交、气候宜人,是传统的外出旅游旺季。同时,“五一”小长假调休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人们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利用“五一”假期休息放松、探亲的习惯。《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樊大彧表示,此次“五一”放假调整是对人民群众呼声的积极回应,顺应了社情民意,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京报》评论也认为,这一次从民意出发对五一假的腾挪和调整,提供了一个决策与民意互动的积极样本。虽然“一天假”的本质没变,但挪出4天完整假期,发挥这些假期的最大效应,让民众感觉休得更“爽”,无疑赋予了人们更多地支配空间和选择自由,一定程度上缓解着人们的“自由焦虑”,从而让假期更合理、更得民心。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当然,“五一”放假调整一方面促进了民生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近年来,国内假日经济热度持续上升,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行为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此次“五一”形成的4天小长假,将有利于人们更充分地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假日经济的积极作用将得到更充分体现。有人预计,今年“五一”小长假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将明显超过往年。这对于今年发展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环境的我国经济而言,这个“五一”假期显然恰逢其时,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平稳运行必将提供更多支撑。

“五一”放假调整顺应民意有利经济。同时,也有人认为,在五一假期连休四天背后,反映出的不仅是民众对于假期的朴素期待,还包括当前劳动者工作压力大,急需通过假期休养“充电”的现实。就好比辛苦劳作的农民,在努力耕耘过后收获丰硕果实一样,那些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上班族”们,也希望在辛苦工作之后,能够换来一个小长假。苦尽甘来、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对于任何岗位、任何职业人来说,都适用。显然,对于劳动者而言,假期有总比没有好,长总比短好。

目前,距离“五一”还有一个多月。对于此次较早地宣布放假调整,也是值得特别点赞。这有利于广大群众早做准备,安排行程订票订房,也有利于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各类企业早做预案,增强应对需求高峰的能力,有效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五一”四天小长假创造良好环境。

2019-03-27 闻道 1 1 日报 content_645765.html 1 “连休四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