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世界上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在特定的环境下的确是这样。
如果身体长有肿瘤,患者本人或家属等待病理检查的时候,心情是忐忑的,而在医生宣告诊断结果时,是极其紧张的。医生拿着病理报告等于就是在宣判,如果被告知患上癌症,人的精神世界就可能瞬间崩溃,而一句“你的肿瘤是良性的”,真的就会让患者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这些表现都是人之常情。我就不时见到这样的画面,医生还没有明确告知结论,或者表示报告本身不完全确定,有待术中进一步检查,只是陈述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患者和家属就都瞪大双眼、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响,不敢多做一个动作,更不敢错过医生说的每一个字。更有甚者,医生首先来一句“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然后每说一句话,患者和家属的恐慌就加重一点;如果再多解释几句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状况,心理素质不好的人真的就会瘫坐在地了。
作为医生,其实也想很真诚、确定地对患者说一句“你的肿瘤是良性的”。可是,如果病理结果显示真的很不好呢?医生都会先让家属比较缓和地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征询家属的意见,要不要告知患者本人。有的患者是正值壮年的男子,风华正茂,如果被确认得了癌症,不得不让人担心他也会崩溃;有的是胆小脆弱的中年女子,平时即使患上最轻微、最常见的肠胃病,都会经常性失眠,如果让她知道肿瘤是恶性的,可能自己都能先吓死自己;还有的患者是老人,家属觉得让他们不知情就是一种保护,让老人情绪稳定而安心接受治疗是最重要的。
于是,某些时候医生也会说些善意的谎言吧。面对面告诉患者,“你这是良性结节,但要防止恶变,得赶快接受治疗”“你的肿瘤是良性的,切掉就好了,不要担心”。如果患者不依不饶,医生还必须耐心地一一解释。为了圆谎,同时需要护士们的配合,把检验单、医嘱、药品都要修改处理好——还不能忘记每天都交好班,能瞒多久是多久吧。有时候我也怀疑,那些看起来反应迟钝的老年患者们,到了生命的最后,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得的是恶性肿瘤,还是他们不忍心揭穿,怕给子女增添几分忧愁。
医生其实并不擅长说谎。曾经一位患者对我说:“我不想让家里人知道。”那一刻,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回应一句“你的肿瘤是良性的”,却怎么也开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