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
年龄越大,就越加思念故乡;离开故乡越久,就越加牵挂故乡。
故乡的炊烟,世间最美的风景。
烟的上边是云,下边是草,像一匹天马,领衔唱着主角。
你看它一阵阵,一团团,追赶着,嬉戏着,直惹得孩子们的肚子咕噜咕噜叫。
玉米糊糊熟了,地瓜干熟了,三合面的小饼子熟了……
再闻闻烟味,谁家还煎了油渍渍的呱嗒,也熟了。
吃完喝完,用袖子把嘴一抹,跑巷子里去了。
故乡的小巷,藏着世间最美的故事。
丢沙包,跳房子,打元宝,捉迷藏,老鹰捉小鸡……得有多少比奥运会亚运会更好玩的项目,在小巷里轮番上演。
大鹅,二狗,三猫,四鸭子……一集合,光这些好听的名子就够笑半辈子的。
至今,他们是穿着露棉花的破棉袄,还是快掉底的烂布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二狗子的牙掉了好几颗,还噗嗤噗嗤地笑;四鸭子的膝盖上磕了个大疙瘩,仍跑得比兔子还快……
笑着跑着,我们经过一条河。
故乡的小河,流向最美的远方。
故乡的那条小河,其实很丑陋,窄窄的,浅浅的,从没有汹涌的波涛,甚至连小小的浪花都没有。
小河的两岸长满野草,垂柳把一条条小辫子搭到它的身上,一抚一抚,痒痒的。好多次,它都咯咯地笑出声来。
放学后,伙伴们书包一扔,下河摸虾捞鱼,不知道什么叫悠哉乐哉,只知道月亮慢慢爬上来,娘的声声呼唤绕着故乡转了一圈又一圈。
逐渐地,一个个孩子撑船远游,也没跟小河说声再见。
几十年过去,娘已老了,故乡已老了,小河不见了,小巷变宽了,炊烟变成液化气了,在城市里看了几天孙子的大婶会说普通话了……
不知道河边的野草,该是流落何方。
如今,我成了过客,故乡成了远方,儿时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看到的只是每天都一样的忙碌。
故乡成为了一种文化,供我们回味,供我们研究,感觉是那么的陌生。
■杨敏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