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构建1+233工作体系’的安排部署,为我们做好全年工作指明了方向。邹城将深入落实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党建统领作用,集中突破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双招双引、城市建设、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打好风险防控、污染防治、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努力把邹城建设成为动能转换先行区、乡村振兴样板市、文化建设示范区、创新创业新高地、生态优美宜居城,争当全市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百顺表示,新的一年,邹城市将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做强经济园区、龙头企业、创新平台支撑,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把园区作为动能转换主阵地,加快建设现代工业新城,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同步做强邹城经济开发区、邹城工业园区2个省级园区,打造中心机电产业园、唐村循环经济产业园、保税功能区3个特色园,构建“1+2+3”园区发展格局,加快壮大绿色化工、新材料、健康医药、装备制造、机器人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59家骨干企业培育和65个“四新”经济试点,力争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家、过20亿2家、过5亿7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挂牌上市企业20家。发挥产业经济研究院作用,打造“1+N”创新平台,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公共创新平台6家、企业创新平台8家,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以创建“十百千”工程示范县为契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坚持以“五大振兴”为引领,加快香城丘陵示范片区以及大束、城前2个综合性示范镇和10个示范村建设,创造经验、作出示范。做强“邹城蘑菇”,做优林果产业,加快省级、国家级农高区创建;坚持“一镇一园一特”,壮大8个小微企业园区,做强农村产业实力,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绿满乡村”三年行动,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下转2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