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腊月,第一个要过的节就是腊八。与腊八节相连的当属腊八粥、腊八酱和腊八蒜了。
旧时有这样一种说法,过腊八节,孩子们喝了腊八粥,就不再生病,会健康平安的成长。其实这都是迷信,是人寄希望于孩子罢了。至今,腊八粥早已淡去了本意,是一种文化了。
要说这腊八粥,熬是很有讲究的。从选材到制作,一步马虎不得。食材一般要多选几种,而且都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除首选大米、小米外,还可选花生、红枣,地瓜,要有栗子、百合、葡萄干、枸杞更好,用水泡一个晚上。
到了腊八这天,妈妈会早早起床,备好的食材倒入锅內,加水,熬到沸腾了,改小火加热,还要不停地用勺子搅动,以防粘锅。越是小火,熬出来的腊八粥越香,闻着那个香啊,想想孩子们争着抢着吃的样子,妈妈的心里比喝了蜜都甜,这也是一年中妈妈最幸福的时刻。
腊八酱,首选上好的黄豆,也要提前浸泡。到了腊八这天,先把黄豆入锅,多加水,再慢火煮。到了黄豆被煮得烂如面泥,沥干水,趁热放入石制器皿捣成面泥,捏成窝窝状,放在阴凉处风干,发酵。等到窝窝身上长满白毛,再切碎放入砂缸,蒙上白纱布,加水后放在阳光下,二次发酵就可以了。民间有谚语“葱蘸腊八酱,越吃体越壮”,还说“吃了腊八酱,登基做皇上”。
腊八蒜倒是有点简单了。腊八这天,取大蒜,剥皮,洗净,放入器皿,加醋、加糖,等到三七二十一天后取出,绿绿的颜色,淡淡的蒜香,就成功了。谚语说“蒜即算也”,寓意吃了腊八蒜,一生胜算,前途无量,还说“腊八蒜,难得见;吃了它,神机算”。
喝腊八粥、吃腊八酱还有腊八蒜,是一种民间习俗,折射出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但它作为古老的民俗小吃,传承着饮食文化,更成了节日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