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党组紧扣中央及省、市委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增弱项,着力强党建、转作风、促发展,党建统领地位更加突出,各项民政业务全面进步。
站在“全系统”的高度,夯实党的领导。把管党治党摆在核心位置,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建统领。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结合济宁实际,明确了“156”目标思路,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政工作始终,确保发展方向不偏不倚。二是坚持上下一体。坚持抓本级、带系统,将党建责任细化分解成43项具体任务,班子成员对县(市、区)进行包保,开展基层单位负责人述职述廉、重点岗位表态发言,逐级签订党建责任状,全员签订廉政承诺书,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担责尽责。发挥党组示范作用,建立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局属单位负责人责任、社会组织党建责任“五张清单”,今年初以来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0次,制定党建文件22个,实行月调度、季督导、年考核,做到党建与业务研究、部署、检查、落实、考核“五同步”,推动党建责任见底到位、全面落实。
使出“不放松”的韧劲,强化政治教育。把思想建党作为首要任务,抓住三个关键。一是把好理念信念首关。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集中学习11次,编印学习资料9期。坚持请进来、走出去,7月中旬举办了全市民政局长读书会,到济宁政德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学,邀请省标准化研究院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到威海、徐州开展对标学习,邀请省委改革办杨占辉主任作党的十九大专题辅导,8月下旬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全市民生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展“科长上讲台”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二是创新正向激励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到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接受革命教育,以红色文化促勤政廉政;开展“点赞民政人”活动,评选了117名“大爱民政人”代表,举办“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演讲比赛,1人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讲中获二等奖。三是加大负面鞭策力度。组织全体干部到济宁监狱接受警示教育,集中观看《失衡的代价》《“象牙塔”里的蜕变》等廉政教育片,让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
树立“作示范”的标准,打造过硬支部。把支部建设作为固本之举,办好三项活动。一是建过硬支部。以党建工作标准化为载体,制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规定,细化实化“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实行党员记分、上岗公示制度,局机关一支部被命名为全市首批“过硬”支部。二是创党建品牌。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民生服务365”“情系荣军、医心为民”“爱心托希望、孝心献夕阳”被确定为市级党建品牌,市福利中心、市福彩中心被命名为共产党员先锋岗。三是强民政文化。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启动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同创”工作,举办微党课大赛、书画摄影作品展和职工运动会,开展“创城在行动”“走近留守儿童”等主题党日活动,投入700多万元在市、县安装了22块移动电子屏,多渠道宣传民政政策、工作动态、先进典型。
坚定“零容忍”的决心,持续转变作风。把作风建设作为长远之计,强化三种导向。一是法治导向。完善党组会、办公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全部集体研究,完善《会议、培训、差旅、报销管理办法》,科级干部和关键岗位全部建立廉政档案。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开责任清单46项、权力清单83项,推行全网办理、快递送达、一次办好,让群众“零跑腿”或“只跑一次”。二是基层导向。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促落实”,发挥班子成员“头雁作用”,对空巢老人、困难残疾人、孤儿等重点服务对象“7必访”,对领导批示、基建项目、大额资金等重要事项“5必查”。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和市长公开电话反映的问题全部第一时间调查解决,群众满意度100%。三是问责导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制定了全市民政工作任务清单,42项年度重点工作全部责任到人。对违纪违规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不护短、不遮丑。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完善局班子成员巡查机制,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作风纪律暗访,检查全程留痕,对个别单位和个人进行了约谈教育。
(作者: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任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