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0日
第03版:

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走深做实

■董龙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为此,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手段,提高宣讲工作者素质本领,不断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走深做实,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贡献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形势任务要求和上级工作部署、市委中心工作及重点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论述、作出的批示指示精神,领会透、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确保学深悟透、身体力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牢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统筹各方力量,凝聚强大宣讲合力。要立足本地实际,把握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扣基层需求,积极构建市、县区、镇街紧密衔接、三级联动的宣讲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宣传思想系统主动发力,有关部门积极作为,社会力量齐心协力,做到资源共享、通力合作、沉心聚力。现阶段,要更加注重培养挖掘各类宣讲人才,把力量整合起来,拧成一股绳,走进基层、走向一线,做好结合文章,比如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文明城市创建、民意“5”来听等工作中,靠上讲理论、讲民情、讲实践,谈认识、谈体会、谈变化,为宣讲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不竭的“源头活水”。

明晰任务要求,创新方式手段。基层理论宣讲要及时回应干部群众重要关切,帮助基层干部群众解决思想认识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解疑答惑、坚定信心。为此,要树立明确的工作导向,弄清楚“讲什么、给谁讲、怎样讲”等问题,坚持走群众路线,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和群众实际需要进行宣讲。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探索出把群众吸引过来、组织起来、不断增强宣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手段的广泛使用,宣讲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也随之拓展。比如任城区小板凳红色宣讲队,与居民面对面、心贴心开展有温度、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汶上县乡土讲师团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广播村村响”等方式,及时宣讲党的理论、民生政策等,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方式手段不断创新,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因此,要从内容和技术等层面加大创新力度,综合运用面对面、微博、微信等各类平台,广泛采用专题式、讲座式、小品、三句半、快板、戏曲等形式,让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契合基层干部实际需求、符合受众接收方式。

增强工作本领,确保宣讲深入人心。注重发挥基层理论宣讲专家库、百人团等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号召更多优秀的人热爱宣讲、投入宣讲、倾情宣讲,不断充实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队伍。宣讲工作者要增强工作本领,坚持做好“内功”,在增强“四力”上下功夫,以“取势明道优术”“想透说清干实”“能说能写能干”为目标,注重区分运用不同宣讲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充分考虑基层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既要把理论讲透彻、说明白,又要多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拉百姓理,接地气、聚人气,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讲师团)

2021-01-1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9801.html 1 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走深做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