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4日
第02版:

常店村的“脱贫密码”

■本报通讯员 郝大为

2020年5月10日,注定在鱼台县王庙镇常店村画上历史性的一笔,这个典型的农耕文明村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跨越性地与现代化工业生产实现对接——与济宁玉婵精纺有限公司合作生产毛巾项目,开始毛巾、口罩、隔离服的生产,走上发展第二产业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是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下派干部、鱼台县王庙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常店村第一书记周广建践行初心,致力为群众拔穷根采取的生动实践之一。

慈善脱贫。周广建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党员张琦有自愿捐款用于本村孝老助教扶贫的心愿,他便因势利导乘势促成,先后举办了常店村九九重阳节“张琦孝老助教基金”捐赠仪式,“纪念建党99周年慰问老党员”活动,“张琦基金”会成立仪式暨重阳节孝老文明实践活动等,为常店村80岁以上老人、老党员送去棉被、夏凉被等。该基金成为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有益尝试。

就业脱贫。在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双基”进程中,周广建对现存28户贫困户逐一排查, 逐一制定帮助脱贫措施。采取“企业+就业”“培训+就业”“服装+就业”模式,培训考成卡车驾照2人,向2家市高新区企业、1家鱼台经开区泵业、1家建筑工程公司、3家装饰公司、常店服装厂推荐贫困户就业26人。

产业脱贫。周广建在帮扶过程中扎实推进“三业并举”——巩固发展种植业,健康发展养殖业,培育发展服装业。同时流转土地248亩,用于“稻虾共作”,28户贫困户年净收流转土地2000元以上。鼓励和帮助饲养户抓住机遇,增强信心,转型升级上水平。引进济宁天蓬飨音食品有限公司,一期投资200万元,发展生猪1000头、羊500只,2020年9月18日签订了合同。

无工不富。作为“老工业”的周广建把培育发展服装业作为常店振兴的新引擎,让服装产业成为常店村集体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2020年4月5日,常店村与济宁玉婵精纺有限公司合作生产毛巾项目设备运抵常店,并上了一条毛巾加工生产线、一条隔离服生产线,二期再上两条口罩生产线。项目投产达产后,年可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年可发放75名工人(贫困户11人)工资230万元以上。

政策脱贫。通过民意“5”来听行动,周广建紧盯民生需求和难点,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和村内基础设施。在常店村实施排水沟改造提升工程,为村街主道和各小巷2931米的排水沟进行清淤;将17条小巷(土路)硬化为水泥路面1022米;修缮生产灌溉水渠275米;在幸福河岸新建排灌站一座。常店村4户五保户享受五保政策,每人每月600多元。4户失去劳动能力人员享受低保政策。

2021-01-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9301.html 1 常店村的“脱贫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