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明雷
本报通讯员 胡珠峰
2017年1月,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李树新被推选为济宁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认真履职尽责,带头服务群众,创新求实干好本职工作,为推进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做出了应有贡献。
为了弘扬王杰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李树新提出了《关于将王杰纪念馆申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经过充分调研,李树新建议对全市人大代表进行提升依法履职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将“立法赋予中小学教师一定的惩戒权”提上议事日程,得到了一致肯定与赞扬。
李树新从教33年来,始终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独有的执着信念,扎根基层教育第一线,甘做守护祖国花朵的园丁。努力践行“育人质量、人民满意”宗旨,将教育公平推进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李树新团结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把“以爱育爱·立德树人”的校训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主旨,提出“创齐鲁名校·育阳光少年——创办一所令全社会尊敬的学校”办学目标,以及“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总体规划。立足教育集团实际,提出“读好书·写好字·学好艺·做好人”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自觉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带动各成员学校整体发展,李树新大力推行“内设机构、师资管理、教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后勤保障”五个一体化建设,形成了集团五个中心为辅助管理机构的“集团化办学、集束式管理”创新模式。2017年,借鉴北京等名校的成功经验,将城区内三个校区同一学段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校区,实行“低、中、高”分学段管理模式,稳步推进由“好上学”到“上好学”的转变。
2013年,李树新提出了打造“戏曲、科研、科技、书香、安全、和谐”六大主题校园的学校发展战略, 连续荣获了国家级“国学经典教育联盟校”、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京剧项目)、 济宁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济宁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并三次蝉联“济宁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在学校、师生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李树新也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在《中国教师》《现代教育》《中国德育》等国家级杂志公开发表论文近十篇;主持并参与了十余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课题,获得了丰硕成果;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第79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先后荣获山东省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教育科学研究院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专家库专家,济宁市十佳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个人,金乡县功勋校长等荣誉称号。
李树新是一位富有教育情怀、怀揣教育理想的优秀基层工作者,他敢于自我突破、自我创新、自我加压、自我进取,以专注事业的奋斗精神,引领着全校师生勇攀高峰、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