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它们成为奢侈品 汤飞 付新华是中国第一个萤火虫博士,自2000年起致力于萤火虫的考察与研究,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萤火虫环保组织“萤火虫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被誉为我国萤火虫研究和保护第一人。因看了他的一期节目,激动的我除了加入“守望萤火”的QQ群,还网购了这本有付新华亲笔签名的《萤火虫在中国》。 封面上,大大小小的萤黄色斑点,似乎代表着夜空中远远近近的萤火虫。翻阅作者自序,字号从大逐页变小,如同在你眼前慢慢远去的萤火虫,以及它们所照亮的再也回不来的童年时代。 在这本以萤火虫为主角的书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前往峨眉山、大别山、紫金山、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地寻找它们的美妙经历,并以日记的形式呈现了成绩斐然的研究之旅。另有14属、31种萤火虫的科普资料,摄影指南,以及魅力十足的萤火虫时尚大片。 这是一本情感真挚、耐心科普、通俗易懂的书,认真而不炫耀地介绍自己与萤火虫打交道的精彩过程,只想让更多人了解这可爱又可怜的精灵,力所能及地保护它和它生存的环境——其实也是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这本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读起来毫不费力,临睡前浏览几页,翻动的手感和阅读的快感让人爱不释手。字里行间的理性不会枯燥,情怀绝无俗套。 书的封底印着出版人陈垦的一句话,读后深有感触:“没有萤火虫的夏天不值得喜悦,没有萤火虫的童年不值得怀念”。去年夏天,我所在的城市和萤火虫有过短暂的交集,某商家举办了一场以萤火虫为卖点的活动,号称数万只萤火虫点亮城市。在我看来,此类活动赚足公众的眼球,主办方大获其利,对于萤火虫的保护并没有多少实质贡献。如今,网络上还有借节日风潮销售萤火虫的商家,简直等同于谋杀,因为在运输过程中会死去不少,而幸存者被放生于污染严重的环境里,很快也香消玉殒。这样的夏天,虽然有萤火虫,但同样不值得怀念。 不过在我的童年里,萤火虫却一路相伴。我们称之为“亮火虫”,对照付新华介绍的萤火虫种类,我想小时候常见、常玩的应该是巨窗萤,可并不十分确定。夏季,白天和夜晚都很多,只要被盯上,一般逃不脱我的手掌心。读了车胤囊萤的故事,我极想自制一个生态无污染的萤光灯笼,费力去抓了一些,但以失败告终。付新华在书里专门用了3页篇幅来分析此事,认为可能性有、可行度低。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萤火虫的适居环境被一再破坏,这些漂亮的天使逐渐消失于我们的视界。我不记得上次看见它是在什么时候,彼时我或许还是少先队员吧。然而在记忆里,它仍旧轻盈地飞呀飞,萤光一闪一闪,好像在向我求救,又好像在示警:救救我吧,你我居住的环境不能再继续恶化了!林夕写的《虫儿飞》唱道: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也许,它思念的是回不去的曾经。 无所不能的人类需要反思。付新华说,“萤火虫是人类丢失的另一个自己”。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而言,萤火虫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难道我们真的要使它们成为仅仅存在于回忆里、书页上、影像中的奢侈品?真的愿意毫无悔意地把另一个自己丢弃? 《萤火虫在中国》 付新华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