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郑杰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当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下面我简单地谈一下在“读写训练一体化”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
注重积累,充实学生的语言储备。我们都知道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严谨的经典文章,是规范学生书面语言极好的范例。因此在教学中对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精彩语段,我都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赏析,领会这些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魅力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优美的词句四字词语采摘下来,收进“采蜜集”。日积月累,孩子们逐渐从课文中汲取了很多规范的语言。孩子们的词汇丰富了,写起作文来也就不再搜肠刮肚了。
加强仿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最初都是从仿写开始的。学生学会了鉴赏,接下来就要仿写课文。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训练。 1.句的仿写。例如学习“比喻句的妙用”这一板块时,让学生通过辨析句子体会其表达上的好处,然后积累背诵课文及课外读物中的比喻句,最后练习仿写。由于有了这么多鲜活的范例,学生的仿写得心应手,仿写质量有了显著提高。2.段的仿写。中年级着重段的训练,学生了解了一段话的表达方法后,让学生练习仿写。例如学习《翠鸟》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翠鸟样子的表达方法后,让学生仿写小动物的样子。小学课文中很多段落都是按照总—分的写法写的,于是我设计了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一段话写具体的仿写练习。例如围绕“今天的晚餐真丰盛”、 “某某做事真专注”等练习仿写。3.篇的训练。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引导学生根据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练习仿写《美丽的太白湖》。一学期下来,学生进行了多次仿写练习,大量的仿写练习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消除了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找准话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例如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老师设计这样的话题,你想对小村庄幸存的人们说些什么……学习《给予树》一课你替收到洋娃娃的那个小女孩写一封感谢信。学习《七颗钻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描写一下当年那场大旱灾。学习《小摄影师》让学生续编这个故事。由于有了课文内容的铺垫,学生们对这些话题非常感兴趣,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巧借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每一单元习作训练之前,我引导学生阅读与习作相关的《他山之石》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好词让学生会读并练习运用这些词语造句。对于好句,让学生会读,并选择两句感兴趣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赏析这些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魅力。对于好段,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重点选择感兴趣的一段进行赏析。有了上面的训练,孩子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例文引路》,让学生读懂例文的眉批和总批,让孩子们明确什么是符合习作要求的好文章。接着让学生大量阅读“佳作选登”推荐的20篇佳作。每篇佳作中精彩的句段,让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要留心重点赏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并将优秀的阅读感悟上传至微信群,引领全班学生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由于“读写结合”措施得力,大多数同学的写作水平悄然有了较大的进步。
搭建平台,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我们班成立了作文组。作文组的成员都是班里习作水平较高的同学。两个作文组的同学轮流在微信群里上传优秀习作,让学生欣赏并且上传自己的赏析体会,这一举措带动了全班同学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读写训练一体化”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执教的学生习作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们不再畏惧写作,而是把习作当作一次次有意思的体验。班级里出现了一些写作高手,在习作方面结出累累硕果:数百篇同学的习作在《全国小学生作文选》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在各级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