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第08版:

微课应用于农村小学 教学的几点思考

■任城区李营中心小学 辛玲

微课是一种创新教学尝试,用视频的手段呈现讲课教学内容,将教学知识点进行浓缩,一个微课只呈现一个知识点或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短小精悍,生动形象,更具条理性,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农村,随着智能手机、微机和宽带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微课开辟了农村小学教学的新天地。微课应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自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师生及家长的青睐,但微课也仅仅是有别于传统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如何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教学工作实践,我谈几点体会。

微课制作要短小精悍。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通常只有5至8分钟。因此,微课的制作时长宜短,集中阐述一个问题的时间最好集中在短短的3至5分钟,不宜超过10分钟。如果微课时间太长,小学生注意力一直处于集中状态,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微课制作要精炼、美观、实用。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录制微课之前,准确把握教材,全面分析班级学生情况,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迅速达成教学目标。微课中的讲解要通俗易懂、语言简洁。美观就是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字号、颜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合理搭配,错落有致,录制时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实用就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在微课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的重难点,更要关注本班学生的基础、兴趣、习惯等,制作的微课要能适合自己的学生。

微课应用要注重因材施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然而,单靠课堂40分钟,面向几十名学生,教师要想开展好分层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了微课,就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数,使教师的授课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转化学困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微课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教学内容把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料与数学趣题等制作成微课,丰富课堂学习的素材,让优秀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

应用微课要对教学结构进行适应性设计。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框,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课程,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微课更多的是预设,师生无实际的互动,课堂上则应更加注重生成,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微课把部分教学活动由学校搬到了家庭,同时也把相关的巩固与拓展由校外移到了校内。这些都是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教师在进行课堂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应用微课要重视培养学生习惯和能力。使用微课学习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师生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使用微课的习惯和能力。一要及时提醒,及时检查、督促,让学生逐步形成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二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指导学生选择观看合适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在通过观看微课解决自身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选择合适内容的能力。三要加强家校沟通,让教师和家长合力在学生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四要加强师生的及时沟通,可通过微信、钉钉、QQ等及时与学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拨、指导作用。

2020-12-2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8686.html 1 微课应用于农村小学 教学的几点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