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前几年结识了周华诚,开始关注植物、乡村、自然的散文。慢慢地发现,山水自然依旧在自己的灵魂有了深深的烙印。读罢蒋勋先生的《池上日记》,这种情感更是挥之不去。蒋勋先生多年以文、以画阐释生活之美与生命之好。
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感受横跨古今,也打动了蒋勋,大自然的美,竟能让人热泪盈眶。
池上,和大陆南方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春天稻米的插秧,夏天稻米的茂绿,秋天稻米的弯曲,冬天稻米收割后所留下的稻梗。但是,每片土地都承载着不同的情感。
这情感有着对自然的敬畏。尊重这里的自然秩序与土地伦理,不要去破坏。
很多观光客霸道野蛮,刚插过秧的秧田被踩得一塌糊涂,农民欲哭无泪,他还强词夺理的说:“你为什么不插个牌子说不准践踏?”
这里的作息时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夜生活”,也不会有半夜还能在路边摊撸串,甚至没有一家餐馆可以提供夜宵。所以必须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蒋勋先生开始适应了这样的作息,开始尊重这里的自然秩序、生活秩序。在这里一年半的蒋勋,才能自豪地说:“我是池上人了”。如果没有对自然的敬畏,一味的去破坏、去改变,或者去抱怨,最终会被自然抛弃。
这情感有着对生活的追寻。蒋勋先生在池上的生活,更多的像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生活在现代都市中,总是会迷失了自己,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看着比肩接踵的摩天大楼,手机,pad、电脑各种屏幕都一直在我们的眼前闪现。路上的行人、车辆行色匆匆,就算是路边的绿化带,以及周边公园里不知名的小花,都让我们很难去看一眼。甚至你会发现,已经忘记了云的颜色,还有星星到底会不会眨眼,麻雀的叫声或许你也不再记得了。
蒋勋先生没有,他更是亲近了自然,亲近了自己的生活。在池上住宿的地方,他没去选择那些现代化的东西,而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童年的欢喜。其实他已经有了太多的名和利,只有生活、纯真才是毕生的追寻。
蒋勋先生在池上住了近两年,集结了这本《池上日记》。这本书把蒋勋享受的田园生活,以文字、绘画和摄影创作展现在我们面前。蒋勋以他温柔的心,在长河和大山之间,感受天籁,找回身体里很深很深的记忆。而我们终于在这些风景里,探看了理想生活的全貌。
简素的生命,不会对豪华自卑。很坦白地说,我暂时做不到这种境界,只能在这酒红灯绿的花花世界挣扎着,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对这种生命的敬畏。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过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亦或是蒋勋先生的池上生活。毕竟山水自然仍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需要我们一点点地去探寻。
《池上日记》 蒋勋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