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首页
第05版:

节气是什么

洪德斌

节气,源自幽远的历史深处,书于厚重的古历经卷,给寒来暑往的光阴贴上标签,与人们的烟火日子始终相伴。

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人观天象、测日影、察物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疲倦,不懈努力,终于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提取到天地运行的密码,解开了季节变迁的秘密,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它在人们的口中一遍遍传唱,它在人们的心中奉为圭臬。它约束着花开花落、蛙鸣蝉唱、稻麦飘香,一切都要遵从节气的指令,谢幕登场。它引导着人们的农事活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切都井然有序,踩着时令的节奏。它呵护人们五谷丰登的殷切愿望,它润泽人们殷实饱满的朴实梦想。它是朴素的哲学,闪耀着经验和智慧的火花,照亮人们栉风沐雨的生活。它是鲜活的诗行,一条条农谚,平仄有韵,那是对它最好的注解。

节气,是饱含诗意的画图。它并非不可触摸,它在告诉人们大自然奥秘的时候,常常会展露自己亮丽的身影。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二十四节气就会像画图一样徐徐展开,每个节气都是一幅独特的图景,合起来,就是四季更迭,分开来,却又各具韵味。如果你提到清明,眼前就会是风轻日丽,草长莺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果你说到芒种,脑海中一定会浮现麦浪翻滚的丰收画面,鼻子里嗅到麦浆散发的醇香。二十四节气也像二十四位女子,有的温和秀丽,有的豪放热烈,有的忧伤寂寥,有的冷峻沉郁,风姿各异,情韵不同,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享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画家痴情描摹着,不知有多少诗人不停吟咏着。“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美妙的诗句早已将节气的倩影定格在人们的心幕中。

节气,盛开着民俗的花朵。每个节气里总伴有一些民俗,如果说节气是光阴大树的枝干,民俗则是附丽于节气之上的花朵,把节气装点的绚烂多彩。春分祭日、清明祭祖、芒种送花神、小暑尝新、秋分送秋牛、霜降烧寒衣、冬至吃饺子……这些在民间演绎千年的习俗,如今仍在演绎着,用某种特有的仪式,去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对先人的怀念、对亲人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让节气熏染了人间烟火味,让平淡的生活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节气,经过几千年时光的打磨,像一块玉石,闪烁着熠熠光辉。节气,经过一代代人的传颂,早已沉淀为文化的基因,深深地烙印在炎黄子孙的身上。节气,悄悄融入到人们的记忆中,化为一缕无法抹去的乡愁,唤醒人们对故土的眷念。

节气,说不尽,情难已,只好留给岁月去慢慢咀嚼、品味。

2018-08-31 洪德斌 1 1 日报 content_580388.html 1 节气是什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