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帆
“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510’企业培育工程,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务实行动。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主攻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管理创新,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企业,提质增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庆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按照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传统项目升级改造,实施产品高端化、产业园区化、要素集聚化,现已发展成为控股17家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涉足冶金、煤化工、金融、房地产、磨具磨料和国际贸易等8个行业,是国内电解铝用碳素和煤焦油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主导产品预焙阳极产能50万吨、煤焦油加工产能60万吨。其产品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3.7亿元。李庆义说,近年来,公司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坚持人才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工艺技术和产品革新,搭上了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的快车,在促进产品转型升级、管理提质增效、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改革发展的新道路,开创了炭素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模式。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支撑是关键,科技创新是根本,产品创新是动力。李庆义表示,济宁碳素将继续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积极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良好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将依托强大的科研团队,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抓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攀登行业技术制高点,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将以新产品开发为着力点,拉长产品链,提高附加值,向“高精专”领域不断延伸,以新产品激发新动能,释放新活力。近几年集团建设或拟建的项目有3个。一是2万吨/年环保增塑剂项目 ,目前全部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进行排管布线工作,预计今年10月份投产,该项目投资1.5亿元,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2.03亿元,新增利税9135万元。二是中外合资12万吨/年高端炭黑项目,计划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2月份投产,该项止投资5亿元,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3.815亿元。三是100吨/年通用级炭纤维项目,拟于2019年5月建设,2020年5月投产,该项目投资2亿元,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新增利税1.14亿元。“济宁碳素将秉持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推进生产装备的智能化改造,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全流程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精准制造、精细管理能力,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激发发展新动能,实现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