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1日
首页
第02版:

借鉴先进经验 全力突破发展

嘉祥县委副书记、县长 朱瑞显

徐州的转型振兴之路,生动实践了习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思想。我们要正视差距、负重奋起,绝不能再把差距拉大为“代差”。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对标徐州发展、学习徐州经验,我们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化于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作用很重要的是更好地保障市场这种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为”什么?我们所“为”,基本是就项目抓项目;徐州所“为”,则是围绕要素抓发展、抓项目,主要是打造平台、机制和环境。这样的大作为,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在打造“平台”上,我们将以嘉祥化学工业区通过省级评审为契机,完善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开展基础设施提升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道路、污水、湿地、科研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要素向园区集聚、产业向园区集群、服务向园区集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与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搭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坚持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围绕“3+6”产业体系,特别是有机颜料、装配式建筑、油系针状焦等上下游产业,以招引“四新四化”项目为重点,策划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着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新平台。

在完善“机制”上,我们将深化部门内部体制机制创新,推行“痕迹化”管理,建立相互监督、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加快建立“1+N”的科技、人才引进体系;在开发区实行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用人和薪酬机制改革,激活园区发展内生活力。

在优化“环境”上,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集中实施“三集中三到位”,落实第二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加快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上,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创新的主体,也是招商的主体。企业发展、政府服务,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现有骨干企业是我们经济的基础和吃饭的家底,更要坚定不移支持其做大做强。像我县的世纪阳光,已是隐形冠军,三大中间体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正在建设中国有机颜料生产基地,今年就引来了几个上下游链条项目;益大新材料牵头制定的油系针状焦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着力在金融、土地、环境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切实构建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力促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

借鉴徐州经验,围绕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展开生态环境治理布局。在南部,坚定不移推进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持封山禁采高压态势,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在北部,加快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加大项目包装和对上争取力度,建设兼具农业灌溉、水源涵养、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湿地、平原水库。在乡村,持续推进改路、改水、改校、改气、改电、改厕、改陈规陋习,让农民群众的乡村更美丽、生活更体面。在城里,继续大力度搞棚改、修道路、建广场、增绿化、强社区、治违章,让山水祥城更宜居、更具韵致。嘉祥也是北方少有的山水城市,山水是自然风貌,吉祥是文化符号,宜居是核心品质。特别是正在建设的嘉北新区,路网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功能配套逐步健全,布局的凤凰山公园、龙祥河公园,和祥城新区的萌山公园、萌山湖、洪山湖、吉祥湖一水相连,城市生态绿肺功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按照生态宜居的目标,做好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城市管理与生态改善结合的文章,加快实施道路、节点、庭院、广场绿化补植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人文化水平,努力打造绿色宜居、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2018-08-01 1 1 日报 content_571489.html 1 借鉴先进经验 全力突破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