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05日
首页
第01版: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亚栋

■本报记者 张彦彦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了‘山东省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工作方向,全市项目落实年动员大会提出了‘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工作要求。市科技局将深刻领会和贯彻有关精神,坚持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贯彻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创新要素支撑,推动科技工作大提升。”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亚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王亚栋表示,市科技局将突出抓好产业转型这个核心。加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扶持培育,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实施龙头带动等措施,加快实现技术跨界融合创新,推动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农业技术等相互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促进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升级。深化对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重点产业发展的研判,结合济宁本地产业实际,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智慧农机、精准医学等领域实施筛选和申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一批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王亚栋继续说,市科技局积极构建“政府、园区、企业、人才”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立市级产业研究院,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跟踪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动向和前沿技术,扎实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经济园区建设特色专业领域孵化器,引进一批符合特色产业、科技含量高的科技成果落地。支持龙头企业对接高校院所,建立公共创新平台或中试基地,通过技术外溢带动创新创业、延伸产业链条。深化中小微企业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与技术精准对接。深入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活动,指导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到2018年底,实现全市县域技术成果转化机构全覆盖,培育一批成果转化服务人才。

“加强创新要素聚集。”王亚栋说,在具体工作中,市科技局搭建平台,构建“1+N+M”科技平台体系,年内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结合优势产业布局若干创新载体,打造一批精品孵化器,为新动能培育提供支撑。激发人才,全面落实知识价值导向政策,支持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获得合理报酬。实施市创新领军人才计划,使科技人才更有获得感。依托济宁国家高新区、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引进培养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创新金融,市县联动,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入力度。通过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引导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王亚栋表示,市科技局还将突出抓好县域创新发展。加强对县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引导县(市、区)争创省科技创新先进和进步县(市、区)。支持县域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引导科技领军人才与县域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建立完善科技统计调查和监测体系,加强指标动态管理和指导。力争县域R&D占GDP比重保持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0%,企业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

王亚栋最后表示,实施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也是重中之重。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技术嫁接。鼓励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实现价值增值。搭建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引导农业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形成循环型业态发展。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重点突出、实效显著的农科驿站,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业科技特派员沉下来、留得住,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到2020年底,力争承担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过百项,精准扶贫对象过千人,带动县(市、区)、乡镇、村重点产业规模过千万元。

2018-07-05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亚栋 1 1 日报 content_566726.html 1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