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帆
“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安排部署,特别是全市‘项目落实年’动员大会精神,着力破解新区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城市配套不足等问题,太白湖新区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盯建设济宁城市主中心这一总体目标,聚焦动能转换,突出生态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再掀干事创业热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太白湖新区党工委书记展鑫表示。
6月1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项目落实年”动员大会,明确了“一核引领、两环支撑、三带协同、四城驱动”的重点建设任务,标志着中心城区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其中,“一核引领”指的是把太白湖新区作为城市引领发展的主中心,以政务服务、高端商务功能为主线,以居住生活、休闲度假为支撑,建设市级行政、教育、文化、商务功能核心区。
“对太白湖新区来说,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是一个‘拉框架、打基础’的时代,那么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增内涵、大发展’的时代。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谈到目前的发展形势,展鑫坦言。
围绕加快城市核心区建设步伐,我市全面聚焦动能转换,聚力推动项目建设,成立了太白湖新区建设指挥部,由市领导任指挥长、区主要领导任副指挥长,从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和区属部门抽调脱产人员33名。太白湖新区全力支持、全员服务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工作。
展鑫表示,太白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全面推行“一三五”工作推进机制。“一”即:决策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挥部决策指挥、综合调度工作,研究确定重点工作任务、重大事项。“三”即:综合办公室、要素保障办公室、督察考核办公室三个办公室。同时,健全完善重点项目跟踪问效机制,营造优质高效、有序竞争、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确保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五”即:成立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征地拆迁、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提升、文化旅游发展五大项目推进部。
目前,太白湖新区将总投资约430亿元的38个重点项目按照项目类型分别纳入五大项目推进部,这些重点项目涵盖了高端产业培育、城市配套功能提升、生态环境优化、历史文化挖掘等领域,对新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8个重点项目中,21个项目为2018年开工建设项目,其中中央商务区、济宁市文化中心、济宁市立医院、车站南路跨老运河桥梁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将极大地完善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地提升新区的城市承载能力。
展鑫表示,为推动项目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太白湖新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坚定不移把项目作为第一抓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开展好“项目落实年”活动。一是实施挂图作战。按照“说了算、定了干、近期完”的要求,绘制项目作战进度图和作战保障图,以“图”管项目、抓项目、推项目,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定人、定责、定时、定查,实施兵团作战、分头推进。二是天天一线推进。全面实行“天天一线工作法”,天天一线调研现场解决困难,天天一线查改督促问题解决,天天一线调度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协调市国土部门拉出项目用地清单,逐一研究推进,形成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积极对接市财政金融部门,逐一研究项目资金问题;同时,千方百计利用上级政策资金和社会资本,多元化进行项目融资,保障项目建设进程。四是加强督导考核。一方面,建立严格的督导体系和考核制度,全过程、全领域、全时段的介入项目建设;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济宁市“蓝黄红牌”督查奖励办法》,以鲜明的奖优罚劣导向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是推进新区发展的关键环节。日前,太白湖新区按照市委要求到绍兴等地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同时,太白湖新区组建了8支招商团队,赴经济发达地区登门招商。下步太白湖新区将结合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优化服务,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放管服”改革工作,大力招商引资,持续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区发展,社会各界对新区发展寄予厚望。面对大好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坚定创业决心、保持奋斗恒心,全力以赴地干,矢志不渝地干,全力全速攻坚中心城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奋力开创太白湖新区发展新局面。”展鑫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