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蒙蔚 贺波
“生了,生了,一共18只,快来看呐。”5月31日上午,笔者刚走进汶上县次邱镇栓庄村贫困户田广争家中,就被老田拉着去看刚出生的兔宝宝。“这可是我们家的致富兔啊!”脸上堆满笑容的老田一边照顾兔宝宝,一边跟笔者聊起了他和“致富兔”的故事。
田广争因身患残疾,无法干重活,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里负担很重。虽然老田在村卫生室工作,一个月能有几百块钱的收入,但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2014年,全镇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镇里的扶贫干部第一时间来到老田家中,询问他有什么想法。“我干重活不行,但是我愿意尝试养兔子。”原来,老田很早有养殖肉兔的念头,但由于缺乏资金,一直没能实现。“只要有想法,我们就会尽最大努力帮贫困户达成。”该镇扶贫办主任郭庆凯说道。在镇扶贫办的积极协调下,老田申请了2万元的贴息贷款资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兔子有了,但如何养的好,养的肥,生的多,没有任何养殖经验和技术的田广争犯了难。这时,镇畜牧站的工作人员找上了门,为他送来了肉兔养殖的相关书籍资料,现场进行指导和培训,还留下联系电话,并承诺以后会经常到家里来看望。这下,老田心里彻底有了底。
很快,兔子出笼了。镇扶贫办又积极为其寻找销售渠道,最终,与一家肉兔屠宰企业达成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老田养的所有肉兔。第一年,田广争的纯利润达到了1万多元,2016年达到3万多元,他不但一次性还清了2万元的银行贷款,更是主动要求脱贫。
现在,老田不仅是村里肉兔养殖的专业户,还是全镇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经常跟贫困户分享养殖知识和经验,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扶贫政策虽好,但要想真正摆脱贫困,不能只是等、靠、要,还得靠咱自己这双手。”田广争感慨道。在“老田们”的带领下,目前,全镇已有400余户贫困户尝到产业扶贫的“甜头”,踏上脱贫致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