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钧强 侯飞飞
编者按 近年来,山东鲁泰控股集团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按照“轻资产”运营理念,充分发挥集团煤矿技术和管理优势,创新传统煤矿经营模式,组建煤矿托管服务公司,走出去开展煤矿托管服务,将企业“人员多、负担重”的劣势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山东鲁泰控股集团陕西鲁泰公司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该公司为山东鲁泰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目前托管神木市百吉煤矿、府谷县煤化工集团亿隆煤矿和陕西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海则庙煤矿三座煤矿,年生产能力400万吨。发展路上党旗引领,生产经营红红火火,其经验值得借鉴。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陕西鲁泰公司强化党建工作在生产经营与管理链条中的指导推动作用,不断把红色基因植入转型发展全过程,强筋壮骨、优化形象,做大托管产业,取得了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同步推进的效果,“山东鲁泰”成为陕北高原一块闪亮的品牌。
立足政治高位,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用好新平台,学习新思想。充分发挥“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思想建设,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该公司精心组织,广泛发动,扎实开展“灯塔-党建在线”党员注册,做到行动迅速,稳步推进,62名党员在第一时间全部完成了灯塔党建系统注册,成为济宁市国资系统第一个完成的党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在线学习,在“灯塔—党建在线”党的十九大学习竞赛中,公司有4个党支部8次进入全省前500强,分别被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灯塔学习型党支部”荣誉称号。
融入安全生产,把方向保安全铸品牌。作为煤矿托管企业,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天字号”工程。该公司各项目部党支部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严格践行山东鲁泰控股集团“33320”安全管理模式,一以贯之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七步法”召开班前会等规制,规范职工作业行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各项目部党支部不仅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日、警示教育日等契机,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知识,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而且注重创新教育方式,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移植到安全生产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两学一做”,即学习近平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学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做安全员工,将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有机融合,共同推进。公司进驻陕北煤矿托管市场近五年来,年年实现安全生产,科学的管理和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煤矿企业的一致赞誉,助推所托管的煤矿多次被当地政府授予“安全矿山”、“文明矿山”等荣誉称号,在陕北地区打响了煤矿托管“山东鲁泰”品牌。
融入员工关切,思想政治工作风生水起。职工队伍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兴旺的重要标志。但恋家是人的本性。陕北地区,山大沟深,公司所托管的三座煤矿均处于山沟里。400余名职工跟随企业发展的脚步,来到陕北创业,面对的大多是陌生的环境、艰苦的条件、远离家乡的寂寥,思想上的波动毋庸讳言。作为煤矿托管企业,做好驻外职工思想稳定工作,给职工在外营造“家”的感觉,是摆在公司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面前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该公司将党建基础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生命力、战斗力的基础来抓,持续提升项目部党支部的阵地感、全体党员的归属感、广大员工的认同感。牢固树立“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奋斗目标”意识,把支部当家建,把员工当亲人看,积极为职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凝聚了队伍的向心力,汇聚了职工的正能量,确保了队伍团结稳定,企业和谐发展。一是以“勤政”为先,密切干群关系。认真开展“六必访、七必谈”和“大学习 大调研 大改进”工作,密切关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16次到各项目部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为18名农合职工办理了转城合手续,解决了住房公积金的问题。二是以“情感”为线,提高服务质量。不断丰富职工文化娱乐生活。在三个项目部设立了图书阅览室,配备了篮球、羽毛球、台球桌等设施。每年举办职工运动会,庆“七一”文艺汇演等,维护员工精神文化权益。三是以“务实”为要,提升幸福指数。坚持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大病救助、小病帮扶”等暖心活动,为过生日职工发放蛋糕券,增加生活区WI-FI流量,为每名职工增配了床上用品,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