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0日
首页
第03版:

对干部慢作为当“一篙不可松劲”

■鱼予

近日,天津市委严肃问责并公开通报曝光该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和5名市管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

列宁曾说:“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然而,近年来,一些干部心中却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不违法乱纪,就不会受到党纪、法规的处理。未曾想,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怎么才是担当,如何才能担当?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力戒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的思想,把干事创业当作磨砺自己意志的历练场、丰富人生阅历的主战场、提升能力素质的竞技场,敢于向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说“不”。

贪官蠹虫固然危害不小,但这些不作为、慢作为衍生的“太平官”“庸懒官”带来的负能量同样不可忽视,其危害性有时甚至比腐败更严重。表态多、调门高、纸上谈兵、光说不练;或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对上拍胸脯、对下搞承诺,落实任务雷声大、雨点小,推进工作喊得欢、干得少;“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结果就是任务落不了地、工作到不了位、承诺兑不了现。如此这般,既贻误事业发展,更影响党的形象。正因如此,治庸治懒一直是各级纪检监督部门重点关注的现象,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不作为慢作为这种宛如毒瘤的“痼疾”“开刀问斩”,目的是倒逼责任落实。通过坚决问责、持续曝光、强化震慑,方能起到问责的震慑和警示效应。目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甚至愈演愈烈。特别是地方部门“一把手”,如果当“甩手掌柜”、做“三等”干部,带坏的将是整个班子的风气,挫伤的将是干事创业者的心气。唯有校准调正有作为的“风向标”,把问责不断推向深入,才能让制度长出锋利的“牙齿”,让“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的观念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常识和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好“最后一公里”,需要广大干部以持之以恒、不折不扣的责任意识,将政策落实到位,将工作推进到底。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一种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坚守正义、无欲则刚的干净,无私无畏、善作善成的担当,向党和人民交上优异答卷。(作者单位:四川省北川县委组织部)

2018-05-20 1 1 日报 content_549764.html 1 对干部慢作为当“一篙不可松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