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5日
首页
第06版:

投身新时代 奋发新作为

——微山县老科协事业朝气蓬勃

■本报通讯员 李志川 满新峰

微山县各级老科协围绕服务加快建设“四个微山”目标,积极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银发”魅力,为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再立新功,取得了推动发展有作为,服务社会有境界的良好成效。

人企供需桥梁不断拓宽。老科技专家人才库进一步扩容,由53人发展到267人,涵盖范围由农渔技术、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法律教育向环境生态等专业发展;启动“老科协企业技术需求库”建设。山东霓虹王、山东润峰等12家企业纳入技术需求企业库。开通“微山湖老科技专家”微信公众号,将老科技专家人才库和需求库实现信息化。帮助企业引进专家19人;帮助泽丰农业园建立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博士工作站。帮助微山湖韵养殖科普示范基地与山农大、中科院武汉淡水研究所等机构牵线搭桥,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并获得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大奖。

服务决策能力显著提升。微山县老科协组织有关专委会开展了环保、水利、旅游等集中调研3次,召开了分管县长及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各专业委员会也相继组织专项调研13次,形成调研报告30余篇,其中《微山湖变迁给湖区群众带来影响的调研报告》等3篇论文引起县领导重视,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农业专委会形成《微山县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建议》等8篇论文。还承担了5项科研课题研究,其中《南四湖水生经济植物集成化栽培技术研究》《浅水藕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技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渔业专委会帮助彦河公司开展鱼类催产新技术研究,改进鱼类催产药物配方和给药方法,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帮助德昌渔业公司开展乌鳢生态化养殖技术研究,提高了乌鳢养殖的质量,曾与央视致富经栏目合作拍摄乌鳢养殖节目。高楼乡老科协工委会副主任李绍义致力于研究鱼蟹、蟹虾混养技术并取得成功,采取“协会+农户”发展模式,目前发展合作农户300余家,混养面积达15000亩,螃蟹养殖面积达8万亩,形成34万斤的虾蟹生态共养基地、5000亩微山湖蟹标准化养殖基地、年繁育5000万尾南美白对虾繁育基地。此外还创新了螃蟹鳜鱼套养、黄鳝网箱养殖等新模式。

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微山县老科协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活动的意见》。鲁桥七村优质渔科普示范基地被命名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微山湖韵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区、欢城东大农业园被命名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大美微山湖生态农业观光园、鲁桥芦笋、马坡树莓等县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24处。

科技精准扶贫不断发力。启动“金秋科技助贫”活动,渔业专委会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利用荒废、半荒废的小型池塘,为100多个贫困户发放龙虾苗,逐步发展成为可持续养殖项目,增加贫困群众稳定收入;韩庄后阁、留庄佳农等科普示范基地解决5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卫计专委会启动“精准医疗扶贫”专项行动,实施“八个一”工程。

“会员”服务方法不断创新。引导老科技工作者领办、创办、协办3个各类经济实体;组织部分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和基地负责人赴沛县参观学习羊肚菌、玫瑰、金蝉种养殖技术。渔业专委会组织部分渔业养殖大户参加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在江苏金坛举办的“小精高河蟹养殖论坛”和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的“全国河蟹发展产业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境界,提高了发展动力。

“科教”服务平台不断搭建。微山县人民医院与9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联体,拓宽了医疗资源共享新形式;教育专委会开通8个“唤醒教育群”,开创了家庭教育新模式,举办家庭讲座37场次;法制专委会开展“送法”进湖区进校园活动,为5所中小学5000余师生举办道德法制专题报告。县老科协戏曲艺术团编写科普戏剧,深入基层演出,今年共演出460余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农业专委会编印《沼渣沼液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南》等技术读本11部。

2018-05-15 ——微山县老科协事业朝气蓬勃 1 1 日报 content_548314.html 1 投身新时代 奋发新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