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4日
首页
第07版:

风吹榆树钱如雨

王兴义

以前在农村老家,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种有一两棵榆树,应该有讨口彩和祈求富贵的寓意在里面吧。特别是在那个不富裕的年代,家有“余钱”是件多幸福的事啊!

早春时节,光秃秃的榆树枝条上榆钱骨朵开始显露出来了,先是隐约的紫色花苞,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树枝上,它的形状与即将收获的高粱米差不多,春风轻轻一吹,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就呼啦啦开了,结出一簇簇、一串串淡绿色的榆钱。

那些细小的圈儿,圆圆的,中间稍稍凸起,四周扁平,活脱脱就是一枚枚缩小了的嫩绿铜钱。站在榆树下仰望,一串串的绿花簇拥着枝条,在风中摇摆。榆钱虽然没有槐花那样引人注目,那样芬芳,那样招蜂引蝶,但那一串串一嘟噜一嘟噜的嫩绿,很吸引人。它们不仅仅是一朵朵开在春天的花,还是让人们品不够的美味。

榆钱长成指甲盖大小,人们开始热热闹闹地采摘,“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小时候会爬树的我们,大多是在身上背个袋子,噌噌地就蹿上树,坐在枝丫上,一手抱着树干,一手把长得丰满的榆钱儿捋下来,自己先尝几口鲜,嘴角溢出的淡淡的绿意后,才慢慢地把捋下的榆钱放进袋子里。不会爬树的就用长长的竹竿上绑了镰刀,将榆钱儿长得最嫩最满的枝条直接削下来,带回家再捋,可谓“长钩矮篮走童稚,顷刻绿萍堆满前”。不过,榆钱儿没有槐花长得那样结实,很容易撒得一地春色。榆钱儿满枝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拿着刚从树下折下的一枝榆钱,边走边捋着吃的孩子。一串串嫩绿的榆钱,成了农村孩子新鲜的点心。

吃榆钱儿,最讲究的是嫩,榆钱的最佳食用期也就三五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榆钱是农村人当仁不让的美食。榆钱可以用面拌了煎瓜瘩,可以揉进面里蒸窝头;或是用干面拌了直接蒸,熟了蘸着蒜泥吃;再就是煮粥,榆钱粥喝起来甜滋滋、滑溜溜的。大文豪欧阳修喝罢榆钱粥,留下了“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那个时节家家吃榆钱,整个村子里都飘着榆钱的清香味。

等到暮春,榆树长出叶子,满树新绿已慢慢变成浅白,变作淡黄。榆钱带着种籽,随着风簌簌飘落下来,路边、墙根儿就新长出小榆树苗儿。“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寂寞春风花落尽,满庭榆荚似秋天”“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都是古人在榆钱飘落的季节,留给我们的最美诗句。

如今在都市里讨生活,每天见到的几乎都是杨、柳、槐、银杏、大叶女贞之类的景观树,满城就很难找到一棵榆树,想品尝榆钱儿的清香与嫩绿,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不出院门就行,估计得到美丽的乡村去寻找了。没有了榆树,也就没有了一串串的榆钱,没有了捋榆钱的欢乐。想欣赏“风吹榆钱落如雨”的景观,也只有在梦中了。

2018-05-04 王兴义 1 1 日报 content_545488.html 1 风吹榆树钱如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