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闻中常常有关于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报道,这其中以保健品骗钱的事件最多。中国老人向来以勤俭节约著称,为何越来越多的老人一掷千金痴迷保健品?
老人多患有慢性病,按现在医疗模式,慢性病是终身疾病,无药可治,只能靠吃药。老人非常清楚是药三分毒,终身吃药非常有害健康。所以老人,愿意接受除主流医学之外的一些健康干预方式。一些不良的保健品商家恰恰抓住老人的这种心理,欺骗老人购买高价保健品。虽然目前有相关政策,不准让老人参加会销,培训讲课现场也不准卖产品,但是卖的永远比买的精,电话营销,电视营销,微信营销,保健品商无孔不入。
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因此,保健品销售商往往会拉虎皮树大旗,请一些所谓的专家来大谈特谈所谓的“国际健康新理念”、“高科技产品”,让老人“心悦诚服”。
老年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比较弱,特别是突然获取大量新信息的时候,往往选择盲从。如“健康专家”往往会讲一些让老年人不大懂也弄不明白的专业知识,片面夸大一些疾病的危害,让老年人觉得问题严重,不马上买保健品就不行。
老年人的面子观念比较重。研究发现,老年人自尊心比较强,比年轻人要爱面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有的老年人觉得,我都参加了别人的活动,享受了别人提供的服务,不买一些回家,心里会过意不去。于是,一些销售商就利用这点,用小恩小惠的方式来拉拢老年人。
当然,这也与老年人经济能力比较弱、爱贪小便宜有一定关系。还有一些老年人,会觉得大家都相信了,自己不相信就是落伍,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