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
新年伊始,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的一番讲话,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在山东、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这句以前常说的话,今天来看,已经有了另外的含义。标兵依然在前,追兵已经赶上——刘书记的讲话分明传达出这样的信息,闻之令人警醒。干事创业,不是空喊口号,不是靠“笔下生花”创造宣传亮点,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幅提升。今天,机遇不容再失去,失去堪比犯罪。这个机遇就是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资源型大市,济宁也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跳上发展的快车,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大踏步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务院批复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是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给予的重大战略支点,其覆盖地域之广、涉及领域之宽、探索要求之高、政策含金量之多,在山东改革发展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仅关系当前,也关系长远;不仅关系山东,更关系济宁。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克难攻坚的顽强意志,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在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赛跑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拉低了区域竞争优势。新旧动能转换,最根本的任务就在于,加快把新兴产业培育大,把传统产业改造好,把落后产能化解掉,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新局面。就济宁而言,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尽管多年来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需求动力减弱、创新驱动不强、要素支撑不足“四大短板”没有根本性改变,煤炭“一业独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传统产业层次低效益低、新兴产业规模小支撑能力弱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因而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胜出,唯有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加快形成新的动力引擎和竞争优势。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也不是停下来实现转换,而是在发展中实现接续转换,推动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一方面千方百计稳增长,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争取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轮驱动”,既要充分发挥新兴产业金字塔“塔尖”的引领作用,又要“过滤”经济“老家底”,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壮大金字塔“塔基”,形成传统动能加快升级与新动能加速成长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转换动能,转型升级,是经济结构向高级阶段进阶必须翻过的一座高山,是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跃迁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我们既要有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在全省全市大局中找方向、定位置,形成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大会战”;又要立足本地特色,做好本地独特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创造性转化这篇大文章,如此才能真正抓住用好机遇,打好特色牌、打赢优势仗,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