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0日
首页
第07版:

近年来,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及省总要求,认真履职,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开拓创新,推进济宁市总工会工作开创了新局面、迈上了新台阶。市总工会一些工作受到全总、省总和市委、市政府表彰。济宁工会星级“六好”乡镇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作先后在全总召开的会议上典型发言,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获山东省工会工作创新奖,2009年至今,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

团结带领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做实“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以“诚、爱、孝、仁”为重点,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载体,扎实推进职工“四德”工程建设,通过知榜、评榜、用榜、管榜等环节,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广泛汇聚起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正能量。2015年,全省工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交流会在济宁召开,推广济宁工会经验做法。2015年12月,市总工会申报的《点亮善行义举“四德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获山东省工会工作创新奖。

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汇聚正能量,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功立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加快实现“济宁制造”向“济宁创造”转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制发了《济宁市总工会关于在全市职工中开展“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做时代好工匠”活动的实施意见》,以“百千万”工匠培养计划引领,创新实施“工匠精神引领、技能提升、技术创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师徒结对”5项行动,为工匠成长搭建平台;完善“工匠选树、工匠成长、工匠激励、工匠宣传、工匠创新成果孵化”5项机制,为工匠成长提供保障。通过创新实施“155工程”,叫响做实“工匠”品牌,努力打造工匠摇篮,培育了一批济宁工匠乃至齐鲁工匠、大国工匠,为济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12月,《济宁市总工会创新实施“155工程”,叫响做实“工匠”品牌》创新项目,在全省工会创新奖评选中获得第2名。

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行和担负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任务。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市总工会紧紧围绕职工最关心关注的工资收入问题,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全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年,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创新“165”工资集体协商品牌,通过健全完善“三方四家”工作机制,创新工资集体协商“6种模式”,完善规范“5类文本”,推动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建会企业14796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已达14337家,建制率为96.9%。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有力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了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实现了职工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同时,坚持党政主导的维权工作格局,注重从源头上代表职工提出意见主张,推动解决职工的突出问题。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理各类劳动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引导职工群众合法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2016年,全省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现场推进会、全总深化集体协商工作会议先后在我市召开,推广了济宁的经验做法。在全总会议上,来自北京、广东、新疆等16个省(市、区)的参会代表观看了济宁市“165”工作品牌专题片,市总在会上作了题为《健全完善机制 创新模式文本 努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的典型发言,参观了任城区武胜桥社区等3个工作现场,推广了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与会领导同志给予充分肯定。《济宁市总工会创新“165”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品牌纪实》获2016年山东工会工作创新奖。

真情关心职工疾苦,用心倾听群众呼声,满腔热忱排忧解难。一是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制定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初安排专项帮扶资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017年,市总列出专项帮扶资金170万元,联合济宁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为200户特困职工家庭发放价值3万余元扶贫物资,为1877名市直特困职工办理了职工意外保险。市总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3个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所联系的贫困户家中走访,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二是扎实开展“四季服务”等系列活动。开展送温暖活动。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送温暖资金1109.878万元,救助困难职工8.3万余人。发放劳模专项资金171万元。开展春风行动。2017年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举办了21场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1万人次。开展送清凉活动。2017年筹集发放送清凉资金221万余元,全市各级工会慰问企业480家,走访慰问职工3.8万人次。开展金秋助学活动。2017年筹集发放助学资金360万元,救助困难大学生1400人。开展帮扶送教育活动。2017年全市各级工会共救助1791名中小学生,发放救助金99万元。做好困难职工长效救助工作,2017年市总发放救助金50余万元。三是扎实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2017年,组织1200名一线职工进行疗休养,市总工会对每名职工给予600元资金补助,受到了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和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聚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针对乡镇(街道)非公企业集中建会难、工会工作基础薄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实际,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星级六好乡镇(街道)工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标准、考核验收及命名表彰等内容。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集中打分的方式,评出五星级“六好乡镇(街道)工会”55个、四星级“六好乡镇(街道)工会”49个、三星级“六好乡镇(街道)工会”49个,分别给予1.5万元、1万元、0.6万元的资金补助。“星级六好乡镇(街道)工会”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彰显了工会组织以职工为本、基层为重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工会工作新格局。2014年11月,市总工会在全国乡镇(街道)工会工作交流观摩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推进工会改革,是工会工作的重大任务。2017年9月份,市委印发了市群团改革“1+4”方案,其中,《济宁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增强“三性”、去除“四化”,从“优化机构设置和组织体系、从严选拔和管理工会干部、创新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的载体、创新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及加强党委和政府对工会工作领导支持力度”五个方面、二十二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为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着力加强工作协调联动。市总工会在落实好自身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加强对下指导,对下级工会改革方案审查把关,并及时沟通情况,妥善解决问题。及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对接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工会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各县市区总工会在同级党委和市总的领导下,认真谋划本级工会改革,争取赢得改革工作主动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济会宣)

2018-01-20 1 1 日报 content_524504.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