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7日
首页
第03版:

邹城推动驻村联户 走向深入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赵海燕)去年以来,邹城市突出抓好“第一书记”示范区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富民产业培育、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任务,健全长效机制,创新工作举措,严格督导检查,不断推动驻村联户工作走向深入。

夯实基础,注重健全长效机制。狠抓村级“三个全覆盖”(干部驻村、民警联村、民生代办)工作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关于第一书记村示范落实基层党建基本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把驻村工作的新要求、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坚持下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每季度召开1次现场推进会议,每月召开1次工作队长例会,调度驻村联户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入户走访群众、现场察看吃住、公示、实绩“一访三查”督导机制,明确《邹城市驻村联户工作考核细则》,确保驻村联户工作“干有目标、抓有措施、奖有依据、罚有制度”。

创新方法,抓细做实推进工作开展。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暑期关爱留守儿童”“助力学子圆梦”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深入走访,宣传各级惠农政策,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强化正面宣传,在邹城电视台、《新邹城》、邹城外宣网开辟专刊专栏,大力宣传驻村联户工作的先进事迹、优秀典型;开展“驻村赞、驻村情、驻村先锋”主题征文活动,总结经验做法,交流学习先进;开设“邹城下派”微信公众号,组建“邹城‘第一书记’第一线”微信群,晒实绩、多交流,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整合涉农资源,全力服务“第一书记”项目,明确市派驻村干部的伙食、交通补贴和民生代办员的交通补助,确保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无后顾之忧。

突出重点,打响工作品牌。引导“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全面参与村级工作,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抓党建强班子。各驻村工作组累计修缮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0处,整治软弱涣散村81个,开展农村党员教育220批次,培训党员5000余人。上项目促发展。立足村庄发展需求和群众呼声,依托“第一书记”项目资金,为包驻村落实更多民生项目、发展项目。累计争取各级资金近6800万元,完成村庄道路硬化100余公里,新建扩建休闲广场67处,打井86眼。发挥“第一书记”及包村联建部门的优势,为村庄发展想点子、出路子,新上各类产业项目39个,实现新增集体收入200余万元。送关爱促和谐。组织“第一书记”深入走访,逐村建立《农村社会问题排查台账》,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抓好矛盾化解工作。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和弱势群体关爱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目前,累计走访慰问贫困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2万多户。通过抓党建、上项目、送关爱,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群众实效,打响了驻村帮扶工作品牌。

2018-01-07 1 1 日报 content_521285.html 1 邹城推动驻村联户 走向深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