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梅花 郝龙臣
105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研学游等儒学活动接二连三,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民生事业开花结果,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已入寒冬的古城,奋进的热度不减。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抢抓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坚持“四城定位”“五大战略”不动摇,坚持“五个一统领、十条线推进、精细化实施”的思路,以细心用心、专业专注的作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曲阜开启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市大力实施‘11235’梯队企业培育工程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计划,开展‘助推企业发展服务年’活动和‘规模企业改制及挂牌上市年’活动,着力培育强企方阵,59家企业完成改制,10家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形成,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6家。”曲阜市主要领导说。
曲阜市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六大重点工程,突出“工业立市”战略和招商引资“天字号”工程不动摇,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打响做靓高端旅游品牌。加快培育上市企业梯队,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实行“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一门通办”“集成服务”的为民服务中心。加快开发区扩区升级步伐,高点规划、高效集聚、高标建设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园、东宏新材料产业园和德国中小企业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4条“美丽乡村景观示范带”,带动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首善之区
当“德耀圣城·最美曲阜人”、“十佳儒学讲师”等获奖者在第四届百姓儒学节表彰大会领奖台亮相时,全场持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正是这一批批先进榜样的涌现,不断推动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曲阜,儒学从庙堂之上走入了寻常百姓,形成了全民学儒学、讲儒学、用儒学的生动局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加快建设“东方圣城·首善之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11月18日,曲阜市出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内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加快建设“东方圣城·首善之区”,(下转4版)
(上接1版)坚持“两创”方针,统筹推进文化经典研究阐发、文化传承复兴工、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百姓儒学、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孝诚爱仁”四德、精神文明“五创”、儒家文化走出去“八大工程”,突破提升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明故城、鲁国故城、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五大重点文化项目”,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教育培训、传播交流“三大体系”,着力建设政德、师德、青少年、企业家“四大教育培训平台”,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区、中华传统建设模范区,讲好“儒学故事”“曲阜故事”。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救急难”救助群众1508人次,经适房售出1044套,公租房配租596套,“大班额”项目竣工12个、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漂亮的民生答卷,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曲阜坚持“百姓至上”理念、“民生优先”投向,不断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解决“大班额”问题和“全面改薄”工程。加快新人民医院、高铁新城医院和中医院二期建设,争创“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德法兼治模式,加强社会治理体系信息化、网格化建设。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工程造林、海绵城市建设、采煤塌陷地治理和重点河流全流域治理,加快建设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健全完善“巩卫创城”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精细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