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福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我市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全面转型振兴目标,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使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市现有地方国有企业200多家、近3000亿资产、4万多名职工。能不能把国有企业搞好,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筑牢国民经济的基石。
筑牢国民经济的基石,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坚持企业上市、员工持股、引进非公有资本等多条腿走路,通过推动具有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走公众公司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子。要支持国有企业舍得拿出最优质的资产,敢于让民营资本控股,还要敢于入股民营企业,整合资源、互补优势,共同搞研发、拓市场,再造新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必须强调的是,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都要在法律政策的框架内,严格按程序操作,公开公正透明,坚决守住国有资产不流失的红线,决不允许搞暗箱操作、利益输送,决不能借改革之名把国有资产变成个人或少数人的财产。
筑牢国民经济的基石,要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把坚持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全市国有企业要尽快完成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的任务,建立党组织有效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规则。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有独资、全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2020年底前,全面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外派监事会全覆盖,基本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严格落实董事会向国资监管机构报告工作制度。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全市国有企业实质性管理层级原则上压缩到三级以内;基本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实现企业员工能进能出;严格执行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筑牢国民经济的基石,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国资监管机构,进一步转变监管职能,尽快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本为主转变,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规范运行,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和效率。要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实施优势资产集中,组建或改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国有企业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2018年底前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纳入统一监管体系;2019年底前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基本实现统一监管。
筑牢国民经济的基石,要加快转型升级。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信息产业、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十大产业集聚,向对新旧动能转换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集聚。加快推进市县属国有企业优化重组,与央企省企合资合作,打造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国有企业肩负着的特殊使命,深刻认识其承载着的光荣与梦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把做好国有企业的重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让国有企业展现更加亮丽的新风采。